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岐黄论坛】多维辨识,体态同调!基于和态健康观治未病

作者: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4405次 更新:2023-09-13
  

·“和态健康观”,就是使脏腑经络机能调和、精神心理活动正常、机体适应性良好的养生、预防、诊疗、康复等观念以及延伸的相关方法。

·未来可通过推动多维辨识体系、“体态同调”序贯调理方案及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平台应用,结合各地专科力量与优势病种,发挥治未病预防保健功能及解决慢病防治问题的优势。

慢性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70%,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耗费大量医疗资源。中医治未病倡导“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在慢病防治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多年以来,治未病的发展一直存在三大瓶颈:一是缺乏健康状态辨识的行业规范和适宜工具,无法合理分类健康状态;二是针对不同健康状态人群的治未病干预方案欠规范及其疗效证据不足,不能充分满足临床需求;三是中医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缺乏,造成数据资源浪费和管理不便。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团队联合国医大师王琦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张登本教授等专家,通过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原创思维研究”,对《内经》中的健康认识进行了梳理,提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在于“和”;源于《内经》的“和态健康观”,能清楚、准确、科学地表达中医关于健康的观念。以此为理论基础,团队通过“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部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系统开展治未病健康辨识与干预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人体“和态”健康多维辨识体系,研发不同人群的治未病干预方案及相关健康调养产品,搭建健康管理平台,形成完整的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并实现产业转化与推广应用,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兹介绍如下。

确立以“和态”为主旨的治未病理念

“和”,古作“龢”,《说文解字》释之曰“相应也”,《广韵》释“和”曰“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阴阳交感而万物化成,世间的万物都是起源于一阴一阳的和合。《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曰“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又言“夫德莫大于和,道莫正于中”。儒家经典《中庸》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道家经典《道德经》则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见,“和”的哲学思想可及宇宙天地、可至人体脏腑,涵括万物,是天地万物长养生行的根本法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和本质。

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医在血与气、脏与腑、形与神、表与里等多个层面,同样追求“阴平阳秘”的和态。《内经》中的“和态健康观”,最能代表中医的核心健康观念。“和态健康观”理论根源于《灵枢·本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血和”“卫气和”可概括为“血气和”,即血气运行和畅,机体生理功能正常;“志意和”,即精神活动正常;“寒温和”,指人能适应自然、社会条件。“和态”即人体处于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的动态平衡而身体健康舒适的“人之常平”理想状态;“和态健康观”,就是使脏腑经络机能调和、精神心理活动正常、机体适应性良好的养生、预防、诊疗、康复等观念以及延伸的相关方法。

《内经》中虽无“健康”的文字直接表述,但用“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清楚、准确、科学地表达了和态健康观,这一学术立场恰好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1世纪四维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观念部分内容相合。将“血气和”“志意和”“寒温和”作为“人之常平”内涵的评价,既符合内经原文原意,也是科学合理的。而治未病目的旨在恢复人体和态,使人体内部脏腑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协调、和谐、统一,追求坚柔合拍、无明显冲突的协调相应状态。以“和态”为主旨治未病,以“和态”为人类健康事业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和”的健康状态。

构建“体质—脏腑—经络”多维和态辨识体系

中医治未病倡导“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既病”“病后”状态往往有证可辨、可循,医者易于诊治;然而“未病”状态下,人群症状、体征指向性不明确,往往难以入手干预。使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切实落地,首先要明确干预对象的健康状态。古人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从观色(五色)、听音(五音)、察言(情志)、循经(十二经络)等方面判断脏腑强弱、气血盛衰,明确健康状态后继而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干预。然而上述传统辨识方法多为主观辨识,不便记录和量化,难以复制、传承和推广。业界亟待客观化的健康状态辨识工具补充,并形成规范的辨识体系,以突破治未病的首要瓶颈。

团队以和态健康观为指导理念,解析人体复杂的内外多系统关系,以王琦教授研发的《中医体质量表》为基础,结合团队研制的《中医五脏健康量表》和经络检测系统,以体质为长期稳定状态,量化评估脏腑、经络的实时动态纵横双维度,构建“体质—脏腑—经络”多维辨识体系,以体质为总括,量化评估脏腑、经络的实时状态,为中医精准健康调养提供指导总则。

当中,《中医体质量表》借鉴生命质量多维度健康测评理念,以九种体质分类理论为指导,研究九种体质的特征和疾病相关性,通过九种体质的分类、识别、划分,从而掌握人群的健康状态、生理指标、疾病转归等情况,进而指导疾病预防、治疗、养生康复。量表经多年研发而成,并在2009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是目前公认可靠、有效的中医体质辨识评价测量工具。

《中医五脏健康量表》是团队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973等科研项目成果——以中医体质为核心的脏腑、经络辨识多维度评价方法和风险预警模型重要组成部分。疫情期间,南京市使用《中医五脏健康量表》确认新冠患者病位在肝脾,为中医介入疫情防治提供了参考。

经络检测系统则是采用电导技术,对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的功能状态进行测评评估。团队使用该技术首次形成健康人群经络值与衡态值的双常模,获得经络健康值“高健低病”结论,可用于重大疾病预警。该成果已取得医疗器械准入证并发布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

为何团队以“脏腑-经络”结合“体质”形成多维和态辨识体系?细究《灵枢·本脏》,原文中的“血和则经脉流行”“卫气和则分肉解利”“志意和则精神专直…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等表述,提示了人体在和态下,不但呈现“精神专直”“五脏不受邪”“六府化谷”脏腑功能良好,且同时处于“经脉流行”“分肉解利”的经络通达调和的健康状态。

同样,《金匮要略》通过阐述脏腑与经络的表里关系,揭示人体的致病规律。其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当中即提到:“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经络受邪,入脏腑”是指在表的经络感受邪气,传入在里的脏腑而为病,即“内所因”的本质是感受表邪;“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四肢、官窍被邪气阻滞,气血壅塞不通,即“外皮肤所中”的本质也是感受表邪;至于房室、金刃、虫兽的危害,也都是外来致病因素。由此可见,《金匮要略》认为疾病大多是由外来致病因素引起的,当表邪循经入里,即可导致内伤杂病的发生,而经络与脏腑则为人体表里关系之关键。因此,在判断体质的基础上结合脏腑与经络状态评估,从而了解机体的“血气”(生理功能)、“志意”(精神状态)、“寒温”(适应能力)等内容,是切实可行的。

“体质—脏腑—经络”多维辨识体系可用于量化评估健康失衡状态的体质偏颇、脏腑失和、经络失衡定位与程度,不仅关注中医传统望闻问切的个体主观感受信息,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实现了健康及病前状态人群的有效辨识与分类。体系的构建与使用,一方面对中医诊疗技术进行客观呈现,另一方面将中医隐性知识转化为量化和可视化指标,非中医专业领域人员也能直观理解人群分类特点,并对其状态进行快速、客观的系统评估。

具体而言,体质之“和”以平和质为典型代表,是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类型,提示机体阴阳平和,脏腑气血功能正常,属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之人。脏腑之“和”即脏腑之间关系如五脏生克制化适宜、六腑协调配合以及五脏六腑之间阴阳表里的调和。经络之“和”侧重于机体内部相互沟通联络、运输灌注气血,在此基础上还能调节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活动,协调人体复杂的生理活动,维持机体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的阴阳气血平衡状态。“体质和”是人体和态整体、长期、稳定的概括,“脏腑和”与“经络衡”则是“体质和”中最为重要和具体的内容,三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是和态健康观从中医经典理论转化为现代科技语言的突破口。

围绕“体质—脏腑—经络”多维辨识体系,研究团队进行了相关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采用血清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发现平和质人群向虚性或实性体质的转化倾向及特征,同时构建了湿性体质的特异蛋白判别模型;使用肠道菌群链读测序技术,改进宏基因组组装方法,构建中医体质肠道菌群参考基因组,从而开发肠道菌群精准高效辨识平台,构建高诊断符合率的决策树模型等。上述基础研究从微观层面早期预判体质发生偏颇及疾病倾向的风险,为实现易感疾病早发现、早干预提供了客观依据。

同时,为进一步推广多维健康辨识技术、提高大众健康的自主性和可及性,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果的基础上,集成体质特征、脏腑定位与脏腑经络相关性分析技术,采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技术有效提升舌象特征识别与降噪能力,突破舌象高质量、便捷获取、智能分析和健康意见推荐等既往健康小程序的运行难题,开发智能AI线上识别手机小程序——望舌问膳,初步实现了人体“和”态的自主实时监测。截至目前,“望舌问膳”小程序已完成超130万人次的快速、精准的健康状态自评,并推送个体化的中医治养结合干预方案,促进中医科研成果群众普及化和社区化运用。

构建确有疗效的“体态同调”序贯调理方案

明确体质和健康状态后,治未病工作尚需开展针对性干预。然而,缺乏针对不同健康状态人群的治未病规范干预方案及其疗效证据,是治未病工作的一大重点和难点。为此,团队以“体质和、脏腑和、经络和”的多维健康辨识体系为基础,针对不同体质和功能状态人群,制定以人群分类为标签的“体态同调”序贯调理方案。众所周知,体质的形成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是相对宏观、相对稳定的状态变量特征的总和;而健康状态往往是机体现阶段状态的体现。将长期相对稳定的体质特征和暂时可变的功能状态相结合,制定体质与状态同步调整的方案,更加符合临床实际需要和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

团队针对气虚质疲劳、气虚质衰老、气郁质睡眠障碍、湿热质肥胖、湿热质痤疮、气郁质和阳虚质生理周期不适、气虚质易感冒共计7个常见“失和”状态,基于大规模人群流调和队列监测数据,整合百余位名医经验和文献挖掘结果,构建了“体态同调”序贯调理方案,同时开展设计严谨的临床研究。以气郁质睡眠障碍为例,针对该状态人群开展的整群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240例受试者,经过为期8周的膏方+沐足+穴位贴敷系列干预调理,治疗组有效率为78.75%,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总分较治疗前降低4.64分(P<0.05),并有提高生存质量及缓解焦虑抑郁的伴随疗效。随访结果显示,膏方治疗失眠的长期疗效显著,停药后仍可维持良好睡眠,减少复发。其余“失和”状态的临床试验疗效同样显著,在观察周期内均有效改善了主要指标水平,确证了“体态同调”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由此初步构建了体态同调的基础具体方案。

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融合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挖掘的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及相关专家经验,结合10余年广东省中医院“杏林寻宝”活动中各位专家所带来的中医传统特色技术和方法,根据治未病人群早期干预需求,整合贴敷、沐足、药膳、茶饮、药食同源膏方等适合自我养生保健的产品以及凝练各种中医特色疗法。以“体质和、脏腑和、经络和”为目标,融患者自我保健的“养”及与医生主导治疗的“治”为一体,形成治养结合的健康调养新模式,为大众主动健康提供针对性的养护技术与产品,在不同体质和状态均能促进主动健康。

构建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平台

治未病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符合人群分类特征的多维辨识技术、针对人群特征的治养结合序贯调理方案和技术产品作为技术支撑,同时还离不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健康信息融合与持续监测管理: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数据集成、数据治理及数据分析,以实现不同医疗机构的健康数据互通交流以及治未病健康大数据的规范应用,达到提高疾病诊疗质量和临床研究效率、强化医疗机构管理、保障人民健康水平的目的。健康数据具有其特定语境下的科学性,不仅仅关注数据本身,还关注经由数据衍生的价值,以及通过数据促进医学的发展。

治未病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需要完善的、长期的健康管理体系,需要对人群的体质、脏腑、经络以及相关健康状态数据进行系统搜集及全面评估分析,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数据平台建设,数据管理更需要系统化、精细化。针对既往治未病领域诊疗范围尚不明确、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技术方案缺乏规范等制约治未病在国民健康中的系列问题,团队在构建治未病健康大数据平台的过程中,特别重视打通多层级场景信息聚合与管理协同环节,并建立行业数据标准。

首先,开发全网首个注册的“中医健康管理云平台”,针对大众健康的全周期检测和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并推送对应的健康调理方案。中医健康管理云平台将大数据分析、个体体质脏腑经络基础评估、舌诊客观辅助诊察技术融为一体,实现多维中医健康信息的一站式采集,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继而自动匹配诊疗信息,即时提供针对性主动健康管理方案。患者则可直接通过移动终端如APP或微信小程序,进行健康动态检测与智能测评。目前该平台服务人群已超10万人次,为广东省146家市县级中医院提供技术支持。

其次,建设完成《广东省中医治未病服务质量监控管理信息平台》与《中医治未病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数据进行标准化采集和质量控制,成功实现了治未病系统健康数据的动态监测。数据不仅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在通过伦理审查的前提下,还能用于严谨的科学研究,为政府进行医疗数据参考。质控平台和一体化系统立足区域治未病服务模式和体系的建设管理,顺次串联技术转化、服务管理、行业质控、行政决策,为治未病科室建设、临床—科研业务实施以及各级治未病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服务效果评估提供实时监测平台,实现临床效果反馈、科研信息采集和数据汇交与统计分析的闭环管理。系统监测的数据达标,成为中医医院申请三甲医院评审资格的前置条件,同时为政府治未病建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治未病健康大数据平台未来还将持续投入,挖掘健康数据的价值,开发更多以临床应用为导向、支持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的功能模块,做好治未病行业布局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实现治未病健康数据的安全流通与共享,发挥健康大数据应有的作用及激发挖掘其数据再利用潜能。

未来可通过政策支持、政府协调、行业推广等方式,推动多维辨识体系、“体态同调”序贯调理方案及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平台应用,结合各地专科力量与优势病种,拓展治未病服务人群,发挥治未病预防保健功能及解决慢病防治问题的优势。(杨志敏  广东省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