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井穴贴压药籽法治疗中风后遗症58例

作者:孙梦晓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322次 更新:2018-08-27
  

康进忠

(安阳市中医院, 455000)

摘要:目的:观察井穴贴压药籽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辨证取穴,贴压药籽,手指轻压至酸、麻、胀、痛感。结果:总有效率94.83%。结论:井穴贴压药籽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主题词:中风后遗症;功能康复;外治法;适宜技术

       中风属于“风劳鼓膈”四大病症之一,是国内外公认的疑难杂病。其后遗症恢复期的肢体功能康复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基于内外统一的整体观思想,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外治法--贴压药籽(王不留行、白芥子),通过刺激井穴达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在临床观察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故在此介绍给大家。

1 一般资料

       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共用井穴贴压药籽治疗患者58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者29岁,最大者72岁。患者均检查确诊为脑梗塞,肢体活动不利,肌力为Ⅱ级及以下。

2 治疗方法

       材料准备:王不留行籽或白芥子若干。5cm×5cm胶布一片。小刀、镊子各一把。有药籽凹槽的特制有机玻璃板1块。75%酒精一瓶。棉签一包。将常用的药物种子,用酒精消毒备用。将王不留行药籽或白芥子依次贴附在玻璃培养皿中。在完整的有机玻璃板上贴附胶布,用拇指和掌心施压,使药籽充分与胶布黏连。用小刀沿玻璃板上的划线将胶布划割成若干0.5cm×0.5cm的小方格。每个小方格中央有一粒药籽。治疗时,可直接用镊子夹取一个单位的小方格供使用。

       操作方法: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经络辨证。在十二经脉相应的井穴处用棉签蘸75%酒精进行皮肤消毒。用止血钳轻轻将粘有药籽的胶布放置穴位上,用拇指贴压固定。嘱患者或家属用手指轻压穴位使之产生酸、麻、胀、痛感,一日两次,每次揉按1—2分钟,3—5天换药籽,5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一周。治疗期间常规西医处理。

3 疗效标准

       以肌力等级改善程度为疗效观察指标。改善幅度大于等于三级者为显效,大于等于二级为有效,大于等于一级为好转,零级为无效。

4 治疗效果

      58例患者显效10例,有效27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83%。

5 典型病例

       张某,男,29岁,以“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利40天”为主诉于2015-08-09以“中风病”门诊入院。患者诉于2015年6月28日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意识不清,于某二甲医院就诊,诊断为“脑出血”。行去骨瓣+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病情平稳,遗留反应迟钝,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利。为求进一步治疗,今来我院就诊,以“中风病”收入我科。入院症见:神志清,精神一般,反应迟钝,右侧肢体无力,无头晕头痛,无口眼歪斜,纳食可,睡眠正常,小便正常,大便干,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滑。查右上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Ⅲ级。西医治疗静滴奥拉西坦并与口服控制降血压,中医治疗予舒血宁静滴,予井穴贴压药籽(大敦穴、商阳穴)。患者两周出院后继续门诊治疗,共治疗一月。患者诉上肢改善明显,查右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

6 分析讨论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提出“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故中风患者的病机是在本肝肾阴虚,在标风痰阻络。肝为罢极之本,肝肾精血不足则不能荣养筋脉,筋脉不能约束四肢百骸,则发为活动不利。或因风痰阻络,元气不能畅达四末,肢体经络失于濡养而萎废不用。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比喻作水的源头,是十二经经气所出的部位,故而十二经的“根本”都在四肢末端。将经气比作河流,上游充足,下游即不会干涸。《难经.六十三难》云:“五脏六腑荥合,皆以井为始者,何也?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将“井”比类取象为东方和春,以此来解释井穴在五输中做第一位的原因。四方中以东为日出的方位,四季中以春为万物生发的季节。故井穴具有生发经气的重要功能。因为“井主心下满”,心下满由于心窝部气滞痞满、郁闷而成,井穴具有了舒畅气机的作用。总而言之,刺激井穴可以补充经气不足,使经气生发调达,畅行无阻,最终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现代医学证明,刺激穴位可以改善肢体局部血液循环,对神经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

       王不留行性味苦、平,入肝、肾二经,具有通络消肿,行血调经之功,平素以其为主。如患者失语、吞咽困难、痰涎壅盛又可用白芥子,以豁痰利气散结。穴贴井穴起到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之效。井穴贴压药籽较之针灸有效果持久,患者心理易接受,节约医疗耗材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多穴配合。如取中冲、涌泉穴为主穴,则心经井穴位于中指尖端,肾经井穴恰在脚底足心。两者一上一下,阴水阳火相对取之,有通天彻地、开窍启闭之功。再根据辩证所兼见的其他脏腑经络之患,而取其相应的井穴,临床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