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衣钵相传,针道永昌

作者:孙梦晓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440次 更新:2018-08-17
  

 ——浅议中医针灸师承教育

艾进恩,赵  静

(甘肃省甘谷县人民医院  甘肃·甘谷 741200)

摘要: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中医针灸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师承名家,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传心授等多种方式,学生可领悟其独特的学术经验和诊疗技巧,并结合自身学习的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活学活用,以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中医针灸师承教育工作,将使名老中医的宝贵学术经验得到传承,切实加强中医针灸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医针灸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对中医针灸事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针灸;师承教育;人才培养

Inherit the mantle,Acupuncture will be prosperous

—Discussion on Master-Apprentice Educ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AI Jinen,ZHAO Jing 

(People’s hospital of Gangu County, Gansu Province Gansu·Gangu 742100)

Abstracts:Master-Apprentice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talents for thousands of years,It is also a uniqu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Learn from famous teachers, through the daily clinical diagnosis, be influenced by what one constantly sees and hears, oral or mental instruction and many other methods,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ir unique academic experience and learn diagnosis skills, In addition, to combine with self learning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eca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for Master-Apprentice Education, the valuable academic experience will be passed on, Strengthen the tea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talents and improv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talents, they plays posi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Key Word:Acupuncture,Master-Apprentice Education,Cultivating talents 

       中医针灸在当前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甘肃中医针灸的发展更是在全国独树一帜。不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城镇农村,中医药文化无处不在。“三甲医院”或“乡村诊所”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更是如火如荼,发展中医的氛围已初步形成。而甘肃中医针灸能有如此飞速的发展离不开原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对中医的高度重视和在政策上的优惠倾斜。为了使中医针灸在甘肃能有长远而稳定的发展,我特提出针灸人才的培养及中医(包括针灸)五级师承教育之管见,期抛砖引玉,为中医发展集微薄之力。

现今新从事于临床的针灸人员,大多数为90后大专院校毕业的针灸或中医类学生。教育是课堂加统编教材,基础是机械化程式化教育,对中医的临床技能可以说还是门外汉,一到临床,学生、老师、患者都觉得很难适应。这就急需应用中医培养人员的宝典——师带徒。卫生部门也发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短板,及时制定了师承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此项工作从合法性、制度化上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在政策上给予优惠,经费上进行支助。可通过实践运行,我们却发现在实际操作上指导性并不强,内容也不十分恰当,培养过程只注重随诊、经典学习、跟师笔记的完成,对如何培养成合格的医者却缺乏精细化指导。

       每一位高年资的临床工作者都有带教下一代的神圣使命。师傅经过几十年的临证和反复感悟,不论在人品、医德、学术思想、临床技能甚至偶尔出现过的误诊误治上都有深厚的积淀。这些知识是全人类共有的,更是千百万患者的生命、痛苦、财富换来的,如果不能传给下一代为后世患者解除身心痛苦,是医者的失败,更是对人类宝贵知识的亵渎。故首先应从道德层面要求老师全心全意的做好传承,造福于人类,积福于自己的儿孙。建议对传承成功,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师徒由政府部门树立榜样,在医疗场所积极宣扬、表彰,形成真正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

       举行一定形式的师带徒仪式不可或缺,可以从内心激发师傅倾其毕生所学、所悟、所得知识传授的动力和学生尊重师长、尊重知识、苦学、巧学、早日出师的潜力。同时可增进师徒之间的亲合力,对双方都有一定的约束力,更对老师是一种鞭策。如果学徒出师后不能成为一名“心似佛,术近仙”的医者,老师如何向公众和医学同仁交待。当然反对封建家庭式的教育,更不允许结成团团伙伙影响医院、科室的工作。

1 注重职业精神培养,打造后世名医

  在电子信息化的21世纪,要求出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新型人才学习枯燥的阴阳五行、精、气、神等看不到摸不着的上古朴素唯物主义的知识,本身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当接触到CT、分子医学、介入手术等现代高新尖技术应用于临床所发挥的作用,怎么能让他们苦守在简单、机械、貌似落后的针灸临床工作中。老师应当用智慧引导学生,比如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欧美针灸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说明针灸是全人类依赖的自然疗法,再如针刺治疗细菌性痢疾的研究对针灸机理的佐证,及针灸在急诊中应用的快捷起效,在诸多疾病康复期的显著疗效等等,说明现代医学不能包治百病,在健康事业中针灸与现代医学不可或缺,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培养学生立志报身针灸事业的坚定信念,是师承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倡导公众正确理解医者的社会角色。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将治病救人的医者与治国的栋梁之才相提并论,可见对医学的重视和对医者的尊重。我们要将学生培养成一心赴救的白衣天使,不能让其发展成借道求食的庸才或祸害人类的败类。虽然现今社会有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暗流,但要使学生成为受人爱戴的医者,一定要排除趋利意识。现今医患矛盾水火不容,与医院、医生的趋利是分不开的。患者认为花了大钱,医生挣了奖金甚至得了“红包”、“回扣”,就像“4S”店修车一样应当包好,但现实中治病又是风险高、未知因素多的行业,患者期望值与实际达到效果的差距和医患发生冲突的比例成正比。医德高尚的医者几乎与患者不发生冲突,历代受人称赞的大医,首先是对其医德的赞扬。因此在医务人员、医疗场所要真正发挥正能量,渐进式提高人们对医者的认同度,从而逐渐回归医患互信、同舟共济,认同医者父母心的淳朴氛围。同时要用《黄帝内经》、《庄子》等哲理进一步校准新时代医务人员的人生坐标,培养一代乐观、清淡、快乐的医者。不阳光的人难以完成这神圣的使命!

2 溯本求源,勤学经典

        统编教材对初入门的学生较适合,但要真正领悟针灸的内涵及真谛,不学经典是无径可达的。《素问》的重点篇章应能背诵,《灵枢》、《针灸大成》应全文学习。我认为《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是后世杰出之作,要熟读并反复玩味。这类著作的领会,逐渐提升理论,进一步原汁原味认知针道,是成为针灸方面有层次人才的必备条件。同时可以解除上大学时学习教材对学术思维的禁锢。

       注重近代医案的研读。医案学习是中医宝库精华的汲取,是进入临床的捷径,是先辈经验、成就甚至失治误治的真实反映,学习一篇医案可掌握一类疾病的诊治。美国法律学习的成功经验也是案例学习。现代中医病历过于程式化,难以反映针灸治疗的特色。要注重医案的整理,同时要兼学现代针灸大家独特的理论成果并应用于临床,如石学敏教授的“醒脑开窍”,贺普仁教授“三通”等等,都是现代针灸的结晶。培养学生搜集临床资料的兴趣和技巧,也是提高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的有效措施。

       拓展思维,博采众长。现代医学知识是学生们的长处,应鼓励学生继续深造,特别是参加神经内科、内分泌、骨科的会诊、示教查房,没有深厚的现代医学基础,难以在临床上自由执业。学习藏医、苗医的独特手段以提高疗效。近年来韩国、日本在针灸理论及临床研究上有长足的发展,及时了解,真正做到“今为我用,洋为我用”。搞临床苦、累、节奏快,但一定挤时间自修,丰富自己的内涵。参加学术会议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争取机会参加以开阔视野,广结同仁。学习传统针灸,决不能排斥西医,但切忌用西医的理论、方法论指导针灸临床和衡量针灸的成果,因为针灸的机理有其自身的尚不能用现代数据理论解释的成分。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公布的用针灸治疗会有较突出疗效的43种疾病(目前增加到56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疗法,29个国家有针灸使用法规[1],可以看出中医针灸正在走向全世界。

3 注重人体点穴,面授针灸技法  

       在临床中,我们最后的归宿点就是通过我们的所学所见治病救人,所以针灸技术在临床操作中的应用同样重要。首先,我们在针刺之前必须清楚的辨别穴位和经络在躯体上的具体定位。不同的体位下穴位定位有所变化,我们应当先辨经络后辨穴位。将书本上的平面穴位经络变为躯体上的立体定位。教育学生在针刺取穴时应当四诊合参、辩证取穴,坚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经常训导学生在针刺时应注重意念和领气,真正做到“手如握虎,如临深渊”,宁心静气针刺时的疗效特别突出。在《针灸大成》中就有持针咒,下手时应默颂“手提金鞭倒骑牛,喝得黄河水倒流,一口吸尽川江水,运动人身血脉流”[2]。在入针后要求医者体会到每一个穴位的针感,力争气至病所。强调“得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也就是医者判定患者经气盛衰、病候预后。也是行针手法、针灸效果的依据。古今针灸医家都十分重视针刺“得气”。

在临床中指导学生注重 “押手”的使用。现在临床上有些医者并不重视押手,然而押手又是非常重要的,《难经•七十八难》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意思是真正懂针灸的医家,都非常重视押手的作用。因押手通常为左手,故云“信其左”。我们认为在针刺前,押手有探明穴位、分散病人注意、减少针刺疼痛、分散卫气和固定腧穴局部的作用;针刺中,有配合刺手进针、行气、引导进针和改变经气运行方向的作用;针刺出针后,有实施补泻操作、防止经气外泄、预防针穴局部气滞血瘀和解除滞针现象的作用。针刺治病时,医者不仅要重视刺手的操作手法,还要注重押手的操作,左右手要密切配合,更大地发挥针刺疗效。真正体现出细微之处见大功。

4 讨论

       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曾对当代中医药发展出现的重大问题,分析现状,抓住要害,发表过不少鞭辟入里的意见,指出当前中医“学术萎缩,思维变态,西化严重,表面辉煌,内涵衰微”,深表忧虑,也是对我辈针灸人的醍醐灌顶。他提出“经典是基础,师承是关键,实践是根本”。我们都应当体现在日常的师承教育工作当中。

       师带徒式的教育,是中医针灸在长期发展中探索出最有效的传承方式。古代主要是父子、家族内的私密传授,保守、严格、责任心强,同时学术水平禁锢不前;家庭外则是将医学知识传授于特别优秀、并有志于济世救人的人才,但也不是倾心相传。这种方式在教育时存在封建教育的严酷、不注重个人思维和能力挖掘的缺陷,对医德教育轻视,注重功利。这都是我们应当借鉴避免的。在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探讨科学的针灸师承教育是每一位针灸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希望通过各界人士的共同思考、努力,探索出一套既能继续优良传统,又能让师徒都能接受的师徒关系、教学模式,使中医针灸事业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桑滨生. 打开国门 促中医药走向世界[N].健康报,2017-9-13(08). 

[2] 杨继洲,靳贤. 针灸大成[M].黄龙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