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依附于人体筋膜系统的经络本质及功能

作者:孙梦晓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428次 更新:2018-08-17
  

赵喜新1, 赵昭, 陈新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450008)

摘要:为解决现代众多针灸系列疗法无法用传统经络理论解释,阻碍针灸学术发展的问题,依据现代经络本质研究的成果,以新的思维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经脉依附在呈板网状结构的筋膜组织上,可在皮肤、深筋膜、胸腹膜、脊脑膜、内脏背膜及实质和内腔各个层次上出现。刺激和反射可以形成筋膜线性兴奋,表现出经脉存在的特征。所有的针灸类刺激是筋膜产生线性兴奋出现经脉现象的条件,经脉没有独特的结构,没有固定数量。络脉依附于深入器官内部,将器官分割成众多细小功能单位,形态上比较薄的筋膜。这类筋膜轮流兴奋使器官轮换着发挥正常活动,同步兴奋才能激发器官最大的潜能,由孙络组成的“龛”维持机体正常的修复和再生。筋膜的经络样活动对机体的调整是很多组织(神经、体液、肥大细胞、血管、胶原纤维、蛋白形成和构型改变、基质细胞等)参与的结果。按照本观点表述的经络本质可以解释目前所有针灸系列疗法的作用机理,还可为开发新的疗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针灸;筋膜;经络;本质;临床;机理

Cling Meridian Essence and Functions of Human Fascial System

ZHAO Xixin, ZHAO Zhao, CHEN Xin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zhengzhou,450008)

Abstract: For solving numerous serie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s cannot be explained by traditional Meridian theory,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modern research on Meridian essence, proposed afte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new ways of thinking: meridians in the lattice structure of the fascia tissue, skin, deep fascia, peritoneum, thoracic spinal meninges, Visceral cavities within the film and real and appear on the various levels. Stimulation and reflection can form linear exciting fascia, show the features of meridians. All acupuncture classes spur is the condition of Meridian phenomenon in a fascia for generating excitement and channels do not have a unique structure, there is no fixed number. Collateral attached to internal organs, the organ is divided into numerous small functional unit, relatively thin form of fascia. This fascia turns exciting organ turns at normal activities, synchronization of excitement to stimulate organ potential, made up of Sun network "niches" to maintain the body's normal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Fascia meridians adjustment on the body is a lot of activity Organization (neural, humoral, mast cells, blood vessels, collagen, protein formation and configuration changes, stromal cells, and so on) involved in results.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point of Meridian essence explains the current mechanism of all serie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s can als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herapies.

Key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ascia, collateral, channels, essence, clinical, mechanisation

       经络学说是中医核心理论,几千年来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特别是针灸的临床。随着针灸等系列疗法的广泛开展,目前出现了一些新的疗法,例如:揿针、筋针、腹针、脐针、浮针、干针、激疼点针刺,等。这些疗法有的“强拉硬配”传统的经络理论,有的干脆否定经络的指导,让人感觉经络理论可有可无。的确传统的经络理论无法完全指导现代针灸一些疗法,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对经络本质认识不清楚所致。

       如何科学认识经络、经络的作用及作用原理是国内外学者希望突破的核心问题。我国对经络本质的研究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朱兵汇集了经络现代研究的大成[1],推动了经络本质研究的进展。为了将古典经络系统客观的展现,并形成让大多数人接受与信服的科学严谨的经络理论。笔者将前人所研究的成果进行整合,改进思维模式描绘出了经络的整体面貌,形成新的经络理论和对人体功能的调节途径的认识,有利于指导现有的针灸系列疗法及开发出新的针灸方法。

一 经脉的本质

1、古人发现经脉的方式

      古人对经脉的认识源于早期的解剖学概念。《灵枢▪经水》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十二经之多气少血,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此段经文说明经脉是通过解剖,可能不乏活体观察,实际看到的组织。解剖暴露皮下组织后,看到一些纵向的条索样结构,这类组织应该内包裹脏腑,外联络肢节,包裹血管、神经、肌肉等,躯体左右对称。内(体腔器官)外(躯干头面四肢)延续不断,如环无端,刺激后有反应。刺之,出血多而少麻胀感,此经(包裹有较大的血管)多血少气;不出血而麻胀感强,此经(包裹有较大的神经)少血多气;既出血又麻胀感强,此经(同时包裹较大的血管和神经)皆多血气;既不出血又无麻胀感,此经(未包裹较大的血管或神经)皆少血气。这样就产生了经脉和经脉气血多少的概念。通过现代解剖和组织学观察,人体只有一种组织系统符合这些条件,就是原林所提出的筋膜系统[2]。

2、现代对筋膜的认识及与经脉的关系

       属于致密结缔组织的筋膜,遍布人体各个部位,不同部位的筋膜呈现出的结构也不尽相同,由内而外可分为:①体腔内脏器的被膜;②脏器被膜通过系膜(韧带)连接(悬挂)于胸膜和腹膜(脑和脊髓通过大脑镰、小脑幕、终丝等连接硬脑膜和硬脊膜)等;③胸膜、腹膜连接包被在肌肉表面及血管神经表面的深筋膜(硬脑膜、硬脊膜与外围的连接形式需要考证);④深筋膜与皮肤下方的浅筋膜有时融合在一起;⑤浅筋膜与皮肤(亦是特化的筋膜)常有融合和连接。另外,血管壁也属于筋膜类组织。由此可见,筋膜确实由内脏到皮肤延续不断,相互交接,形成了一个人形的,相互连接的板网状结构,筋膜系统对器官组织和人体具有支撑、连接、分割、运输、保护、营养和再生作用,符合古人对经络结构和功能的要求。

       原林通过对虚拟人全身结缔组织的分割和三维重建,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人体全身筋膜结缔组织支架模型,实现了人体筋膜的可视化[3];定义了人体的第十大系统[4],称之为自体检测和调控系统(简称筋膜学),认为:由间充质最终演化形成的筋膜支架在机体内形成了一个能检测和调节机体生命活动,进而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系统。自此,筋膜理论的发展愈加成熟全面,为后人揭开经络本质的神秘面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脉感传(一般称为循经感传)是研究经络本质的基础为广大学者所共识[5];在人体只有刺激到筋膜才会有“得气”并可能向远处传导(即是经脉感传),而刺激其他组织(神经除外)基本上得不到这种感觉,筋膜对外、对内的刺激均具有感知作用,证明经脉依附于筋膜。通过组织学观察可以看到筋膜组织中含有丰富的神经和神经末梢、血管和毛细血管,这是经脉感知功能的基础。另外,筋膜上还有丰富的胶原纤维、活动蛋白、肥大细胞和基质细胞等[6-7],这也是经脉功能的基础。

3、经脉本质的特点

       经脉依附在呈板网状结构的筋膜上,但把筋膜形成的“腔”剖开后形成相互交接的面,与古典经脉的线性结构不符。经过笔者研究发现:当筋膜呈现线性兴奋(活动)时才能表现出经脉线性存在的特征;筋膜的线性活动依靠特殊条件的诱导,诱导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针刺穴位时的运针手法(也是传统针刺促使得气并引导气至病所的手法)、循线针刺、循线加热、循线电刺激、外力线性牵拉、肌肉活动牵拉和机体活动反射等。只要循传统经脉对筋膜进行线性刺激,就能引导经脉的循经(传统经脉)感传[8-9]。

       正常人体经脉线上是没有得气感觉的,当对筋膜进行线性刺激,被刺激部位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织胺等,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间隙增大,组织液渗透到血管外,血管外周细胞间液增多,组织密度增高,局部张力增强,刺激神经末梢和感受器,人体产生感觉,既是所谓的感传。

       有时机体在病理情况下,躯体出现线性的不适(疼痛、痠、麻、重、胀、痒,等),传统针灸学将其解释为“经脉不通、不荣,等”所致,实际则是病因引起的“感传”,这种感传具有同样的局部活动。对这种线性的不适进行针刺治疗,可呈现与以上活动相反的变化,以消除这种不适,从而治疗这类疾病。

4、经脉活动时的特征

       现代科学在对传统的经脉进行研究的时候,有人发现经脉与非经脉相比具有:低电阻、高电位;声传导较强;热辐射较强;冷光发射较强。循经肌电和磁特性呈现强度增大,频率变慢。循经线细胞外液中Ca2+、K+离子较多。同位素示踪的循经扩散,等特征。但也有人验证不出这些特征,认为传统经脉循行线与非经脉线相比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怀疑以上特征是人为造假,从而否定经脉的存在,将经络理论纳入伪科学。

       笔者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推导认为:第一,只有在感传出现时,经脉才能出现稳定的生物物理及化学的以上特征。验证不出这些特征的原因可能是:受试者在没有经脉活动背景下做的实验。经脉只有活动(包括病理的)才具有这些特征。例如:蒋来,等[10]发现:循经感传时,产生循经热感,红外辐射也相应增强。第二,受试者皮下脂肪较厚,深筋膜兴奋伴生能量被脂肪阻隔,导致体表不易检测。第三,如果传统经脉线处于代谢低下状态,这些特征就不存在,甚至出现相反的特征。

       经脉兴奋产生这些特征的机制:①低电阻、高电位的电学特征是在皮肤表面探测的结果:由于经脉线皮肤下代谢加快,温度升高,细胞外液增多,汗腺活动等,水分容易透过皮肤的角化层,故皮肤表面相对于真皮下方,电阻降低。根据电生理研究,皮肤下方的细胞外液相对细胞内呈现正电位,由于细胞膜的介电作用,正负电不能中和,皮肤角化层比较干燥同样具有介电作用,皮肤表面感应产生负电位;皮肤下方兴奋后皮肤电阻变小,产生“漏电”,中和掉一部分电荷,皮肤表面电位即升高(已经通过实验成功地验证这一机制,尚未发表)。②声传导较强:根据物理学知识,水分具有较好的传声特性,经脉兴奋,局部体液增多,故传声性能增强。③热辐射、冷光发射较强:均是局部代谢加快,温度升高,细胞活动增强所致(已经通过实验成功地验证了热辐射增强,尚未发表)。④肌电和磁特性呈现强度增大,频率变慢:电和磁均是矢量,总是相伴产生,相互垂直。资料[11]称之为肌电,笔者认为不是肌电而是多种细胞和带电体活动产生的电和磁;强度增大,频率变慢应该是局部细胞和带电体活动和同步性增强所致,这样产生的能量就增大。⑤细胞外液中Ca2+、K+离子增多:细胞活动时细胞膜上钠钾通道开放,细胞内的钾离子顺浓度梯度释放到细胞外液,为防止细胞过度兴奋而衰竭,钙离子迅速游移到兴奋的细胞处,稳定细胞膜,进行反馈调节。⑥同位素循经扩散:液态的同位素示踪剂在疏松组织中容易同心圆般的等距离扩散,如同在“海绵”扩散,当接触到致密筋膜组织就容易线性“流动”,如同在塑料布上流动。当筋膜线性兴奋时线性组织液增多,示踪剂融入组织液,就会呈现循经的扩散。

5、经脉没有固定数量

       目前,对经脉本质的研究纠结于经脉的数量,总在按照《灵枢▪经脉》中所描述的数量和部位寻找经脉。其实,经脉没有固定的数量,筋膜被展开后都是相交的面,在这些面上,理论上是可以引导出很多的兴奋线。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分布线,只是比较容易诱导出线性兴奋的部位。有学者认为传统经络虽然是古代医家对人体某些现象的解释和总结,但对其规律的总结和解释是否准确无误提出了质疑[12]。笔者在实验中发现[8-9],筋膜的线性兴奋既可按照十二经脉诱导出来,还可“窜经”甚至完全不按十二经循行部位诱导出来。古文献本身就否定了经脉有固定的数量,1993年在四川绵阳出土的《经脉木人》包括督脉只有十条经脉;2012年在成都老官山出土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有11条经脉;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记载十一经脉,与《人体经穴髹漆人像》11条经脉分布不完全相同;《内经》发挥为十二条,可能临床“得气”的传导不完全循十二经脉路线,又发挥出十二经别、奇经八脉路线。古人过于机械的应用了“天人相应”理论,规定一年有十二个月,人就有十二经脉,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人就有三百六十五穴。

    《内经》中经脉数量的概念是古人对医学科学和文化需求形成的。中医理论就是一个科学与文化的结合体。科学追求实用,文化追求完美。科学和文化结合使中医理论看起来很完美完善,自成体系,自圆其说,失去继续发展的动力。以往的经脉研究总在追求十二的数量和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殊实质,就使经脉本质研究走进了“死胡同”。经脉没有固定的数量和实质,当筋膜形成线性兴奋时,才能反应出经脉的存在。传统经络在临床中的实际意义是给我们标绘了躯体的“经纬线”坐标,便于描述躯体所发生的“事件”。

       对于中医经典的质疑并不是要否定传统中医理论,只是说明在发掘和研究经络本质时,连质疑的勇气都没有,就犯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大忌。中医理论是古典科学和文化的结合体,那些否定中医理论的人,实际是完全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考察中医理论中文化的成分,就相当于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考察宗教一样。就临床而言,文化也可以治疗疾病,因为文化改变人的心理,心理改变人的功能,功能与健康相关。中医理论其实是引领了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对于诊治疾病,生物医学模式是必然事件,属于文化成分的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是诱导事件,中医疗病是在科学和文化相互交错中,产生医疗上的各种效果。

6、三阴三阳六部经脉

       一般认为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开创了六经辨证,我们认为应该是“六部辨证”。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不是指经脉,而是从皮肤到内脏的六个层次。太阳是指体表皮肤(包括体表浅筋膜),以“恶寒发热”为病态代表;少阳是介于浅筋膜与壁腹膜、壁胸膜、硬脊膜、硬脑膜之间组织(主要是深筋膜),以“寒热往来”为病态代表;阳明是指壁腹膜、壁胸膜、硬脊膜、硬脑膜,以“高烧壮热”为病态代表。太阴、少阴、厥阴是指躯体包裹的内脏,究竟是以脏器分三阴,还是以脏器背膜、脏器实质、脏器内腔分三阴及其病态代表,古典文献表述的不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并进行符合科学的开发。

       在三阴三阳的六部中每一部均可诱导出经脉现象。

       三阳部在躯干,仍以传统经脉为经纬线坐标。太阳部指体表皮肤,由于可以直接接触,最容易刺激诱导出经脉的循行,例如,在皮肤上划线,就能引起皮肤中肥大细胞活动,毛细血管扩张等一系列线性活动,产生精确的感觉,在出现划痕的皮肤上可以精确的测量到高温带并且皮肤电阻降低、电位升高等经脉兴奋的表现。少阳部指“分肉”之间,主要是深筋膜,需要用针等刺入,针尖部位能量最大,产生得气感,运用各种针法和手法,刺激深筋膜产生经脉感传,此为深感觉,定位不甚精确,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在对应的皮肤上检测到经脉兴奋的生物物理学特征。阳明部的壁腹膜有时毫针可以针刺,当针尖穿越壁腹膜时有痛感,应用一定的技术,可以在壁腹膜上产生经脉感传,这种技术掌握的人较少;脐是壁腹膜的窗口,“脐针”疗法有针刺壁腹膜的效果;壁胸膜、硬脊膜只有极少数针灸医家敢于刺激,对某些疑难病有奇特疗效;硬脑膜由颅骨保护,毫针刺激不到,枕骨大孔是其窗口,针刀松解项韧带或用“针骨”疗法刺伤对应大脑镰、小脑幕的颅骨骨皮质,亦能对一些病产生较好的疗效。

       三阴部在内脏,传统针灸一般不允许刺到内脏,但在现代医学的内脏手术后发现某些与手术内脏无关的病症奇迹般好转;颅骨打孔刺激脑皮层浅部治疗一些特殊病症也是现代的前沿医学,但这些都没有联系经脉的作用。中医学经络理论的的发展,这也应该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7、经脉对机体的调节途径

       研究经脉的本质目的在于了解经脉活动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及途径,用以指导临床实践。我们根据掌握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筋膜的线性活动导致经脉现象的出现,这种现象大概通过五种途径调节机体。

       第一,改变了机体局部的活动状态  兴奋部位耗氧增加,温度升高;蛋白体构型改变,调整外露的功能基,使蛋白体功能改变;细胞代谢加快,“胞吐胞饮”增强,等,对局部产生影响。杨林林[9]通过机械拉伸刺激筋膜结缔组织后,兴奋部位细胞增殖活性显著提高,进而调整局部功能。临床中常常在病变的局部取穴刺激,治疗局部病症即是应用这种调节途径。

       第二,局部活动产生活性物质释放入血清,杨永清称为针刺血清[13],除在局部发挥作用外还会随体液到达全身产生远部甚至全身的作用[14]。经典的动物交叉循环试验,针刺一只家兔的穴位,可在另一只家兔身上产生作用,也是这一机制。

       第三,被兴奋的点与特定器官产生联系,既是所谓的“体表脏腑相关”,改变特定器官的活动状态。在人体胚胎时期存在42-44对体节,每一体节不论以后的发育中胚芽怎么延伸,属于本体节的神经“节段”联系着本体节的各部分,通过内脏神经支配某一脏器,同时亦可借助躯体神经与皮肤、肌肉联系。躯体和内脏神经在同一神经节段产生交联支撑体表内脏相关。何伟[15]等从体表脏腑相关的本质上论述了经穴为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本处所指的“被兴奋的点”自然包括被兴奋后的经穴。

       第四,经脉线性活动跨越多个胚胎体节(或神经节段),就可联系多个组织或器官,调节平衡多脏器的功能,这也是临床追求感传,气至病所的疗效原理。

       第五,经脉活动反应到神经中枢,经过脊髓、丘脑和大脑皮层的整合调节引起全身的联动,发挥全身性的作用。脊髓一般引起相近神经节段所支配的体表和内脏的联动:体表一个部位的神经纤维除本节段联系外还可于上下相近的脊髓节段联系,故可调节多个内脏,同时一个内脏亦可影响非本神经节段相近的躯体,这也是一个内脏有病可在体表产生跨越神经节段的反射区的道理,这是一种短反射效能;丘脑可接受全身各神经节段纤维的投射,做出反射进行全身的整合联动,只是这种联动不进入“意识”领域,是纯粹的生物医学联动;大脑皮层接受脊髓和丘脑的神经冲动,经过皮层神经细胞突触的交联,产生意识,引起各种情绪、思想和反射,可以主动的调控身体,进入意识参与的全身联动,产生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效果。

    总之,经脉依附在呈板网状结构的筋膜组织上,可以呈现在皮肤、深筋膜、胸腹膜、脊脑膜、内脏背膜及实质和内腔黏膜等各个层次,在特定的情况下筋膜产生线性兴奋,其线可长可短,最短时就是一个点(体现为穴位),表现出经脉存在的特征。刺激和反射可以形成线性兴奋。经脉活动需要条件,只有活动才表现出经脉存在,经脉没有独特的结构,没有固定数量。经脉活动对机体的调整是很多组织(神经、体液、肥大细胞、血管、胶原纤维、蛋白形成和构型改变、基质细胞等)参与的结果。

二 络脉的本质

1、传统中医中的络脉概念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传统《针灸学》教材将络脉分为十五络脉、孙络、浮络,此种分法出现了逻辑错误。金代窦汉卿《针经指南》谓“络一十有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结合《灵枢·脉度》所言:“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由此可知,十五络脉和横络皆是经脉上的一级分支,其后分出各级的丝络,末端即是孙络,孙络与孙络之间再交织成网状,从而构成遍布周身维持机体功能活动的网状生命系统[16]。

       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传统络脉的概念应该数量非常多,逐级分支,可分为两种结构:第一空间结构,分为阴络和阳络。明代张景岳《类经》所说:“以络脉为言,则又有大络、孙络,在内、在外之别,深而在内者,是为阴络……浅而在外者,是为阳络”。可见,阳络分布于体表和躯干,阴络分布于脏腑之中,使脏腑和躯干、体表对应[17];第二种功能结构,分为血络和气络,血络运行有形的物质,气络运行无形的功能,使“物质”和“功能”对应。这两种结构符合现代生物学形态和功能对应,可见中医的很多理念是科学的。

2、络脉的本质和作用

       络脉具有经脉同类的筋膜组织结构,只是薄细一些,其本质和功能可从2个方面认识。

       第一,络脉是从大块的板网状结构的筋膜上分出,深入筋膜包绕的器官内部,将同类组织分割为小的单位,并且可逐级分割,当分割到最小时,由络脉包绕形成的独立小空间,可形象的称其为“龛”,这种龛及其中的组织造就了经络最小的功能单位,单位不同,各自的功能不同。如一条肌束、一个胰岛、一个造血岛,等等。同时龛造就了干细胞分化增殖的微环境,在龛里“归巢”的干细胞将分化成特定器官相关的细胞,维持组织再生,例如:骨髓中的龛,不同的龛在造血干细胞归巢后会发育成不同的血细胞。如果“龛”受损,再生就出现障碍,人体就得不到修复从而出现病态。

经脉和络脉均由筋膜形成,筋膜来源于胚胎期的间充质,间充质拥有大量的未定向细胞,这种干细胞“归巢”后可分化为各种组织和器官内部的细胞,如果,人工能构建这种筋膜和“龛”就能实现器官的再生。

       第二,筋膜产生的线性兴奋的主线周边发出的“实足”和“伪足”,也是络脉的形式之一。在主线存在期间,实足可随连接的主线活动,伪足可交替消失和出现,如同微循环的开放,毛细血管某一时刻仅有一定比例的开放,但这些伪足的组织结构并不仅限于毛细血管,还包括其它组织成分(所谓的气络)的活动。可将主线及其实足和伪足的这些活动概括为经络活动的功能带。只有循环(持续的交替)形成这样的功能带,才能使人体的各种组织保持健康和均衡的发挥各自的功能。中医传统理论的十二经脉气血循环流注,似乎说明这一情况,但实际不一定过于机械的按时辰活动,在一定时间内,人体各个部位交替出现经络功能带的活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体育锻炼及一些保健措施(例如全身的保健按摩、广播体操及全身各部都能均衡地参与的体育活动等)也许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总之,络脉的物质基础仍然是筋膜类组织,络脉依附于深入器官内部,将器官分割成众多细小功能单位,形态上比较薄的筋膜。这类筋膜轮流兴奋使这些器官轮换着发挥维持正常活动的功能,同步兴奋才能激发器官最大的潜能,如,肌肉中各个肌束的轮流兴奋保持着这块肌肉的张力,肌束同步兴奋肌肉才能产生最大的力量,同步性越强力量越大。器官内部细薄筋膜兴奋时体现了络脉的存在。络脉兴奋常由经脉带动。

三 筋膜经络理论对各种针灸类疗法的意义

        筋膜分布在人体各个部分,筋膜线性活动呈现经络的本质,说明经络无处不在。机体的任何刺激都能作用于筋膜,引起线性兴奋产生经络并通过各种途径调节身体,用以防治疾病。在引文中提到的一些针灸的疗法——揿针、筋针、腹针、脐针、浮针、干针、激疼点针刺,等,都可以纳入本经络理论的指导,甚至心理疗法也离不开大脑皮层中经络的物质基础。明白本经络的物质基础,就能使一切机体刺激疗法有了理论的指导,产生更佳的治疗效果。如揿针、筋针、浮针刺激的是太阳部经络,干针、激痛点刺激的是少阳部经脉,脐针刺激的是阳明部经脉的壁腹膜。明白了这种原理,有目的在各部诱导经脉感传,甚至诱导跨部的感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目前,针灸的系列疗法多是刺激躯体筋膜使穴位和经络得气,治疗躯体和内脏疾病,这方面技术比较多,经验也比较丰富,临床安全性高,故被大量的开发和利用。刺激内脏筋膜使其经络得气,治疗内脏和躯体疾病,由于理论还认识不清,技术上不容易实现,安全上有一定风险,故很少被使用和开发,仅是偶然有这样的经验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利用脑的筋膜产生经络(思想)活动,治疗内脏和躯体疾病,传统中医多有应用,例如,华佗治疗郡守病,使其盛怒吐血而愈(《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李时珍《奇经八脉考》:“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是指气功入静后,通过引导感知到外周躯体筋膜的活动(交替出现的经络活动的功能带),即打通“大小周天”,防治疾病,强身健体。我们对学生进行循经感传实验中发现,练习过气功或入静状态比较好的学生,对其体表刺激容易诱导出经脉感传。这些都是非工具介入脑,通过精神或体表诱导,脑部筋膜产生线性兴奋所出现的现象,这也许是经络实质研究提到的“外周中枢统一论”的物质基础,解决了大脑皮层大神经细胞不能互相传递兴奋电位的问题。利用工具介入脑进行筋膜刺激,产生脑内经络感传,目前的针灸临床做不到,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还未可知,如果与脑外科配合,在软脑膜上进行刺激,产生点状和线性兴奋,会对躯体和内脏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及如何利用这种作用调理身体有待深入的研究。

       经络是人体已知结构——筋膜类组织的功能表现,没有独特的结构;经络只有在活体上才能发现与筋膜静态下的区别,机体死亡后经络特征就不复存在,看到的只是没有生命的筋膜。通过尸体研究寻找经络实体是经络研究的“死胡同”。改变思路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按照本观点表述的经络本质可以解释目前所有针灸系列疗法的作用机理,还可为开发新的疗法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的观点有些是前人研究成果所证实的,有些是我们尚未发表的研究结果,还有些是基于逻辑的推理,提出的新论点,尚需实验证明。由于篇幅所限,所有观点有的未能展开列出论据,目的在于从新的思路,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假说,用于解释、指导临床各种针灸类疗法的作用机制并开发其应用,创造新的疗法。本文的观点未必正确,希望同道提出质疑,我们来共同探讨,促进中医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兵.系统针灸学——复兴“体表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原林,白宇,黄泳,吴金鹏,王春雷,王军,杨春,戴景兴,沙鸥,姚大卫. 经络的解剖学发现与筋膜学理论[J]. 上海针灸杂志,2011,(01):1-5.

[3] 原林,姚大卫,唐雷,黄文华,焦培峰,陆云涛,戴景兴,张辉,贺振泉,钟世镇. 针灸经穴的数字解剖学研究[J]. 解剖学报,2004,(04):337-343.

[4] 原林,钟世镇. 人体自体检测与调控系统(筋膜学)——经络有关的解剖学基础[J]. 天津中医药,2004,(05):356-359.

[5] 张维波,荣培晶,赵晏,韩立炜. 中国与瑞典科学家联手破解循经感传现象之谜[J]. 中国科学基金,2013,(05):280-282+285.

[6] 原林,姚大卫,唐雷,黄文华,焦培峰,陆云涛,戴景兴,张辉,贺振泉,钟世镇. 针灸经穴的数字解剖学研究[J]. 解剖学报,2004,(04):337-343.

[7] 杨林林. 机械牵拉刺激对非特异性筋膜结缔组织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

[8] 关晓蕾. 从上肢经脉感传及经脉拉伸探讨经脉依附的组织[D].河南中医学院,2015.

[9] 张东艳. 从下肢经脉感传及经脉拉伸探讨经脉依附的组织[D].河南中医学院,2015.

[10] 蒋来,陈振湘,宋贵美,刘岳林. 循经感传红外成像的初步观察[J]. 中医杂志,1980,(02):46-49.

[11] 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12] 张英. 对经络实质研究的几点反思[J]. 中医药学刊,2003,(08):1321-1322.

[13] 杨永清,崔龙苹,马淑兰,陈汉平,王宇,金明明.不同针刺血清抗哮喘作用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学术研讨会参考文献汇编,2006.

[14] 赵喜新,王和平,曹大明,李文涛,田开宇.针灸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病人血清集落刺激因子的影响[J]. 针刺研究,1999,(1):17-19 

[15] 何伟,胡和平,孙国杰,朱兵. 试从体表-内脏相关探讨经穴-脏腑相关的本质[J]. 亚太传统医药,2006,(06):40-41.

[16] 吴以岭. 中医络病学说与三维立体网络系统[J]. 中医杂志,2003,(06):407-409.

[17] 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