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基于文化溯源的针灸医学实践与传统针灸学解构

作者:孙梦晓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074次 更新:2018-08-02
  

林 栋1,吴 强

(1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摘要:传统针灸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其2500多年历久不衰的临床实践,也可说是其传承千年的中华医学文化,可以说传统文化对于针灸医学乃至中医学, 犹如水之源、木之本。如今人们所关注的针灸学的文化属性及科学属性的核心就是如何理解传统针灸学的“临床语言”,而其中最大的障碍也许就是数千年社会文明发展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变迁。然而针灸学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实践医学,它是拥有着人文成分与科学成分的综合体。因此,对针灸传统文化溯源的努力恰恰是为了让我们今天更好的理解古人,同时针灸文化溯源则不应离开针灸学的实践医学背景。

关键词:文化;溯源;针灸;传统

The Acupuncture Practice and Deconstruction through Traditional Chinese Cul tural Heritage

LIN Dong1, WU Qiang

(1 Acupuncture college,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 The charm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is its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is enduring 2500 year. At the same time, the heritage of Millennium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also very important. it can be said that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acupuncture and even Chinese medicine, like the source of water, the root of wood. Nowadays, the nature of acupuncture's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attributes was how to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language"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And it’s so difficulty for acupuncturist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attributes and scientific attribute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owever, acupuncture is firstly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practical medicine, and then it is also humanistic composition and scientific composition of the complex. So the effort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acupuncture is just for us to understand ancients better today, and the acupuncture culture tracing would not forget the nature of practice for acupuncture.

Key words: Culture, Heritage, Acupuncture, Traditional

        历数漫漫人类文明,通过2500多年细密的筛孔淘尽了人类历史上多如繁星的诊疗手段,唯独留下了针灸学这一至今独具魅力的瑰宝。究其原因,扎根于临床实践中获得的确切疗效是传统针灸学绵延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其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但是基于传统东方哲学基础之上的针灸理论(经络学说)在与现代医学的交往中却显得步履蹒跚。面对着全球化格局的传统针灸学,在与现代生命科学为代表的西方医学体系在相互了解、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也许正期待着一次涅槃后的新生。

       近年,部分西方国家提出以“干针疗法”替代传统针灸,并试图通过对针灸学的“去经络化”而否认基于中医理论的传统针灸学[1, 2]。针对这一现象,2017年初中国针灸杂志编辑部发表了专栏报道,以“从干针看针灸发展的过去未来”为题,通过大量的临床文献及研究数据,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目前临床涌现的诸多针灸疗法皆源于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文章同时也进一步指出[3],针灸文化的传承是针灸发展的灵魂,传统针灸学的发展不仅仅只是科研及理论上的创新,脱胎于数千年华夏民族智慧结晶的针灸经脉医学,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其积淀丰厚的文化内涵。著名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 中西科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在中国乃由人文发展出科学;在西方,则由科学演出为人文”[4]。倘若针灸学忽略了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那么它的发展则会失去了其原动力。因此,如何实现现代针灸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则是摆在针灸人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针灸学的文化属性与科学属性的再认识

       如何理解传统针灸文化?有学者认为针灸文化是相对于针灸理论体系建立时所折射出的自然观及医学观方面的文化取向,如经穴命名,“按时取穴”等思想[5]。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针灸文化”与“针灸临床应用”不应混为一谈,针灸临床作用机制及其规律应予以科学系统的阐释,而针灸文化则是强调针灸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自然观及其历史内涵[6]。近年来亦有学者将针灸学所特有的科学和文化双重属性比作硬币的正反两面,认为二者“无法分离,但又无法相互取代”[7]。

       假如从现有的针灸学科构架来看似乎的确如此,毕竟针灸的科学性和传统理论之间的角逐已经延宕了数十年。然而,在笔者看来二者间恰恰不是硬币的正反两面,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角度。如果说传统针灸学就有如“庐山”,其“文化属性”和“科学属性”间的关系就如看山时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中的“岭”与“峰”,只是分析角度的不同而已,诸人“不识庐山真面目”,也只怪“只缘身在此山中”了!

      正如达芬奇所说的:“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传统文化与针灸的历史源流是数千年时间积淀的结果。传统文化与针灸学科发展间血浓于水的发展脉络是清晰可辨的,历史上针灸学科的每一次发展都与传统文化的推动密切相关。从汉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之兴而致黄帝内经十二经脉体系的确立,从晋代黄老之说兴盛而致灸法理论及实践手段的长足发展,从唐代道家的道器之学而致的后世以子午流注为代表的时间针灸学,从宋代格物致知的理学思维而致元明时期大量的针灸选穴专著的涌现等等大量事实[8-10],我们不难从中探寻到传统文化在针灸学发展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合的一面。

      然而,为何至今,针灸的文化属性和科学属性难以实现有机的融合呢?其实这就要从针灸医学的实践性开始说起,传统针灸学来源于医学实践,就有如传统文化来源于古人法则天地,道法自然的理念一般,其所谓的“理”是来源于实践的总结和提升,而非现代科学中所谓之“以物论理”。

二、针灸临床实践与文化属性

      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尽管相对于探寻事物本源的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与基于人文关怀的医学临床研究已经逐步开始分道扬镳,但显然很多针灸科研人员尚未意识到这一点。针灸学首先来源于临床实践,人们所重视和关注的针灸学“科学”属性的核心就是如何理解传统针灸学的“临床语言”,而其间的关键便是如何把握针灸临床实践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目前,现代人囿于对经典文献的理解,人们的思维习惯于接受简单的线性关系,即经典提供的是“确定性”的结论,是可以直接使用的法则。然而人们忽视了其中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传统针灸理论不仅不具完整的科学假说及验证过程,而且其实质则主要是表述医学实践的客观规律[12]!古人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了手背部合谷穴与口面部的内在联系,并记录了下来,这就是经脉医学提供给后人的信息。至于古人是采用何种解释方法(如采用手阳明大肠经循行所过等“理论”)则并非其概念的核心。换言之,传统针灸理论重在强调的是临床诊疗规律本身而非其用以解释规律的“十二经脉”。

       那么,如果现有的经络循行只是一种解释的工具,那数千年的针灸临床实践又是靠什么推动的呢?

三、传统针灸文化推动针灸临床实践发展的模式----粗守形,上守神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曾指出经脉医学从业人员的不同:“粗守形,上守神”,这其实就是对针灸学文化属性与科学属性二者关系的最好注解。在“以物论理”的临床科学体系中,探寻生命现象的本源是“守形”的主要特征,而“上守神”则恰恰守的是传统文化的“道”,探寻的是生命现象的规律。“形而上者谓之道”是从实践医学的角度对针灸学文化属性与科学属性作出的最好注解。

       相对于现代医学,传统针灸医学实践与理论之间存在着渐进式的演变过程,数千年来其临床决策通过临床实践后对针灸理论的指导都是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着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经络理论。因此,绵延数千年的传统针灸实践,是在“形”而“上”的文化传承中完成了其实践发展的升华,其不可动摇的理论核心—阴阳五行及经脉医学,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人类丰厚的临床实践经验,在一次又一次的临床实践中完成着破茧化蝶的蜕变。《易经·系辞上传》中提到:“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着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正是对其最好的注释。传统针灸文化及其发展出的“理论”是建立在医学实践之上的“道”,它并非简单地重复着阴阳五行、经络学说的教条,而是在总结其临床诊疗规律上的高度概括。在这过程当中尽管有部分“理论”存在着简单的主观推测,但在我们对其“去伪存真”的批判性解构之后[11],并不妨碍我们正确认识传统医学对生命科学现象的高度概括(见图1)。

QQ截图20180802141551.png

四、传统针灸学的文化溯源

         当针灸学逐步成为现代自然科学领域所关注、研究和渗透最多的传统学科时,其最具特色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特征-----传统文化,就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了。时至今日针灸学的传承与创新之争,就在每一位针灸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在日日不自觉的古今对话中,反复演绎者现代针灸人的纠结,而其中最大的障碍也许就是数千年社会文明发展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变迁了。

       因此开展传统针灸学的文化溯源之旅就显得势在必行。

(1)针灸经典中文字内涵的变迁---文字溯源

        众所周知,一门学科体系的知识、方法等内容,主要是通过其学科语言的传达而被理解、认识,基于此而得以研究、运用及交流。尽管理解学科语言的状况对学科内容研究具有基础性影响,但在现代几乎所有学科中足以构成障碍的惟有中医学,因为只有中医学体系是以千年计的发展历程,针灸学作为其分支学科,实践操作性更为突出,这种影响也就更加明显。针灸理论载于古代文本,至今其表达仍然停留于古代用语,而对这种文字语言的理解和文本的解读,是今人了解和运用前人针灸实践经验与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理解的程度、正确与否,则直接决定着针灸学科的传承和发展。这一点对于大多数传统针灸医师而言已殊为不易,更加遑论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西方学者。

      譬如在谈及《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粗守形,上守神”一文,若是仅仅从现代汉语的字面意思解析,“形”只能理解出“形状,外观”等字义。那古人又为何在开篇即强调“粗工”守“形”的意义呢,难道仅仅是表达简单的模仿吗?这个“形”字倘若从现代汉语的字面意义理解则可能就到此为止,但试想,汉字历经千年的流传,其字义怎能不发生变化?这就有如古人是绝对无法理解今人的“囧”字一样,所以针灸学的很多内涵需要在文化的溯源中发现其千年前的含义。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谓之:形,象形也。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提到“當作像。謂像似可見者也”。从篆文的字义分析中可见(图二),“形”是古人对倒影现象的表述,也即段玉裁所谓之“可见者也”。这一内涵可与同时期的文字相互印证。如《礼记 • 乐记》:“然后心术形焉”,即内心的心理活动(不可见)变得可见了(如同倒影一样可以看到自身的样子了)。按这个思路理解,就不难把握灵枢篇的作者所提到的“粗守形”,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粗工只是注意到了外在的表象,即可见的部分,而忽略了其重要的特征----“神”。

QQ截图20180802141650.png

       那什么是“神”呢?还是回到千年前的古人,当时的“神”字的字义分析说明(见图3),古人心中的“神”并非今人所想象的各路神仙,而是极其朴素的自然现象----闪电,而闪电最重要的特质不单是威力的象征,更是代表着“不可预测”的含义。也就是说,“粗守形,上守神”在古人心中所要表达的内涵是:“粗工仅仅只是关注针灸临床所有可见的操作,而上工则更加关注(犹如闪电般变化,令人捉摸不定的)生命现象变化规律!”因此,在古人眼里,针灸医师中的上工则是善于捕捉变幻不定的人类生命现象规律的人。

QQ截图20180802141706.png

图3 “神”字之古字演变

(2)针灸临床实践中的语意溯源

       语言文字是思想的载体,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述的思想理念,植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具有历史性。基于文化内涵对经典作出的解读,不论是否真的如古人所意,但至少当我们在学习经典的时候回到了古人的思维中,回到当时的语言环境,这样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还原经典的内涵。对传统针灸学的理解,首先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理解针灸学在“说什么”、“如何说”和由此表述的理论整体与思想观念[12]。也就是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造成传统针灸学理论不易沟通交流的因素,突出表现为文字表达,但其本质乃是古汉语所承裁的认识方法和思想观念与今人的差异。

       面对传统针灸,现在针灸人须穿过语言、时代、认识方法这三重理解之门,才有可能一睹堂奥,其中认识方法便成为横亘在传统针灸理论殿堂之前一道较难逾越的门槛。因此在解读针灸学中沿用至今的古文专业术语时,倘若仅以一般学科对名词术语进行的规范和释义显然失于简单。

      譬如对《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为虚与实,若得若失……”一句的理解,一般临床医师根据后人的注解对“徐”“疾”之意的理解多倾向于是表述进针或者出针的快慢,“虚”“实”意指正邪之虚实。但结合下文,当我们深入体会古人之意时就会发现,其实不然。

      古人唯恐后人不解,特意对“虚”“实”二字加以了阐述。“言实与虚”中“言”意即:如何表述理解实与虚呢?这里的“实”与“虚”分别与“有”和“无”相对应,“实”是名词,是一种状态,即患者脉气之充实,若“有”意味着这种状态就如经络脉道之中的已经拥有了充实的脉气一般,同理“虚”亦是名词一种脉气不足的状态,“无”意味着经脉之气的缺失不足,若“无”。

       而下一句“为虚与实,若得若失”则是进一步指出,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即相对“言”而言,“为”指的是临床实践操作,如果说“言”是一种经络诊断,那么“为”就是一种临床治疗。其中“虚”是动词,对于过于充实的脉气要“使之虚”,与上文的“实”相对应,使过于充实的脉气(拥塞痹阻的经脉之气)“虚”,其手段就有如“失”(若失),即指使某人已经拥有的某物失去一般。同样,“为虚与实”中的“实”为动词,意即使经脉之中不足的脉气“充实”,而这一过程就如“若得”一样,意指就如使某人能拥有某物一样。

       基于上述理解,古人所言“言实与虚,若有若无,为虚与实,若得若失”其实是为了让后人准确理解上句“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的含义。这里的“徐而疾”指的是“实”的方法,也是下文中的“若得”,即要想令人拥有某样东西,一开始必须徐徐图之,这正如唐代王积薪在《围棋十决》中所记载的“入界宜缓”,意为欲获取敌方地盘,要稳打稳扎,不求一击得逞。在针灸临床中并非单纯指进针的快慢,而意指在针灸临床中欲达到使脉气充实的目的,应采用诸法结合,累积疗效的思路,而非一蹴而就。同理,“疾而徐”表达的是欲使之“虚”,应做到“若虚”,即就像使某人已经拥有的某物失去一般,必须以雷霆之势直击要害,在针灸临床中就有如“宛陈则除之”,对于瘀积之痹,当以放血疗法之雷霆手段予以“除之”。因此,在解读针灸经典中沿用至今的古文专业术语时,倘若仅以一般意义对名词术语进行的规范和释义显然失于简单,我们应当首先理解并认识针灸理论整体,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充分考虑其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演变对其实践操作表述产生的影响[13]。

       总之,传统针灸学是拥有着人文成分与科学成分的综合体,因此,对其文化溯源的努力恰恰是为了让我们今天更好的理解古人。而针灸文化溯源则不应离开针灸学的实践医学背景,毕竟两千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坚守的是其颠扑不破的临床诊疗规律,这恰恰体现了对医学实践中客观事实的尊重----临床医学重在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而非盲目的追随生物医学理论的步伐。因此,传统针灸学的发展不应囿于现代所谓“科学”概念的桎桍,仅仅从生命科学的表述层面为自己“正身”,而要在传统针灸文化的溯源中,从针灸临床实践的科学总结中出发,探索生命规律的奥秘。


参考文献

 [1] 金观源. 寻回迷失的经络,发展现代针灸医学(一)——反思针灸的“去经络化”现象[J]. 中医药导报,2016,22(20):1~4.

 [2] 崔翔,刘坤,何勋,等. 针灸研究的反思:干针立法事件的警示[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3):914~917.

 [3] 中国针灸编辑部. 从“干针”看针灸发展的过去与未来——“干针”折射的针灸发展问题研讨会议纪要[J]. 中国针灸,2017,37(03):335~336.

 [4] 钱穆.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 第一版. 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68-69.

 [5] 蔡荣林,胡玲. 试论针灸研究的传承、创新与回归[J]. 中国针灸,2016,36(08):785~787.

 [6] 陈少宗. “针道”认识的深化与“针灸文化”的弘扬[J]. 医学与哲学(A),2012,33(7):70~71.

 [7] 晁储然,陈少宗. 现代针灸学研究应当警惕被文化绑架[J]. 医学与哲学(A),2013,34(8):74~75.

 [8] 黄涛. 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J]. 中华医史杂志,2005,35(04):24~29.

 [9] 刘炜宏. 遗产  文化  科学——针灸医学的本质特征[J]. 中国针灸,2011,31(01):1-2.

[10] 刘正才. 道家针灸特殊手法及应用[J].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03):99~101.

[11] 黄龙祥. 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M]. 第一版.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80-81

[12] 赵京生. 经典针灸理论的现代表达[J]. 中国针灸,2007,27(11):851~855.

[13] 张建斌,夏有兵,王欣君,等. 现代针灸学科体系构建轨迹的探析——兼评承淡安《针灸学》三部曲[J]. 针刺研究,2013,38(03):24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