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代表委员声音|吴焕淦代表:跨区域跨学科传承传播少数民族医药非遗

作者:方碧陶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1722次 更新:2023-03-13
  

  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医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使得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得以不断发展。近年来,少数民族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关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表示,不少少民族医药非遗尽管已经列入保护,依然面临着传承难、发展难的问题,主要是发展区域相对受限、发展学科较为局限、传承发展人才欠缺。对此,吴焕淦建议,在保护少数民族医药非遗的基础上,促进少数民族医药非遗跨地域跨学科传承传播。

  吴焕淦表示,少数民族医药走出区域限制往往能迎来更大的发展。建议鼓励地方及企业在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合作兴建少数民族医院、少数民族医药研究院,鼓励少数民族医药非遗传承人员在非少数民族区域兴办医疗机构;与地区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合作引进少数民族医学非遗技术或创办相关科室;推广少数民族医药非遗特色疗法、非遗旅游线路;促进少数民族医药非遗进入一带一路,助推其国际化。

  此外,推动少数民族医药非遗跨学科研究。设立少数民族医学非遗跨学科专项研究项目,鼓励具有新兴学科背景,如系统生物、医药器械、人工智能等领域研究人员参与其关键问题研究;鼓励具有社会学、语言学等社科领域研究人员参与对少数民族医药非遗的传承环境、传承模式的相关研究。

  在人才方面,加强区域间少数民族医药人才交流。由各地卫生健康等部门牵头,对确有传承困难有意愿开放技术的少数民族医药非遗项目进行定点支援性传承。鼓励少数民族医学医技人员多地点执业,开展师带徒。鼓励发达地区医疗机构外派人员进行少数民族医药非遗考察与学习,加强地区间、不同的少数民族医药非遗间的交流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