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脑血管病临床运用频次最高!这个学科发展报告发布
近日召开的2022中国针灸学会年会上发布了《针灸学学科发展报告(2013-2020)》。报告由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主编,包含经络研究发展报告、腧穴研究发展报告、灸法研究发展报告、综合医院针灸疾病谱研究发展报告、针灸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等32个章节,采用循证医学的理念与方法,根据针灸学学科各专业领域创新发展主线,系统查询、评估文献,总结提炼了近年来针灸学学科各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
根据综合医院针灸疾病谱研究,报告指出,近8年针灸参与治疗的既有病种434种,其中运用强度增加的病种有358种,运用强度由高到低的前10位为:脑血管病、风湿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颈椎病及颈椎病引起的综合征、睡眠障碍、糖尿病及并发症、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月经不调。针灸参与治疗的新增病种有9种,分别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躯体形式障碍、谵妄、念珠菌病、葡萄膜炎、矮小症、小脑萎缩。近8年针灸未参与的既有病种75种,包括霍乱、钩虫病、大脑脚综合征等。
报告指出,近年来,有关经络的研究主要在原始管道与经络关系、基于面口合谷收的循经选穴科学依据、经脉脏腑相关及其联系途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腧穴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包括腧穴定位研究、腧穴形态结构研究、腧穴生物物理性质研究等方面,特别是在腧穴病理反应研究方面,初步构建了穴位敏化理论,初步总结了穴位敏化现象的规律,解释了穴位敏化的物质基础。在针法研究方面,报告回顾了传统针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现代医家针法的创新之处,如程氏农三才针法、贺氏三通法、赖新生通元针法、醒脑开窍针法等。报告指出,近些年来,相关专家应用科学评价方法,研究不同针刺方法的客观效应及不同针刺手法的作用机制、量效关系的基本规律等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问题仍处于艰难探索阶段,有待日后的深入研究。
报告对针灸标准化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和我国在针灸国际标准化中的引领作用进行了分析。报告指出,截至目前,已发布各类针灸标准197项,包括针灸团体(行业组织)标准97项、针灸行业标准4项、针灸国家标准32项、针灸国际标准64项,方法学体系日趋完善,标准质量得以提升,形成了针灸标准化发展的良好局面。特别是2013年以来,我国主导研制ISO针灸标准12项,在研ISO针灸标准6项,主导研制世界针联针灸标准5项,在研WHO针灸标准2项,为我国在针灸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主导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认为,现已发布的针灸标准在客观性、适用性、制定流程透明度方面仍存在不足,制定方法亟待完善。部分针灸国家标准实施年限已久,亟待修订。其中头针、耳针、眼针的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和腧穴名称与定位4项标准已经被列入急需修订行列。根据针灸门诊服务需求,灸用艾绒、清艾条、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及评估规范、针灸门诊基本服务规范等4项国家标准研制也被列入计划。
报告建议,当前,针灸学科发展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期,应加大针灸作为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积极推进针灸作为一级学科的建设;加强针灸教材与最新科研临床成果的互动,加强针灸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的互动;继续开展随机化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创建更完善的针灸临床评价方法,推动高质量针灸临床指南的制定发布;多学科多途径合作,探讨经络的实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加大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绘制针灸腧穴-经络-内脏图谱,阐明针灸作用规律,促进针灸转化应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