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12种疾病“青睐”北京地区科技工作者

作者:admin 来源:转载 点击:1009次 更新:2011-06-01
  

    2006年4月至2006年8月,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北京心体康保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和平里医院、航天301所等,对北京地区的10家科研院所、大学及科技事业单位的5128名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健康状况的调查。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科技工作者的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此次健康状况的调查,带给我们怎样的信息与启示?这次调查过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日前记者就相关内容采访了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会长陈飞松。

  疾病一:高血脂
  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会长陈飞松介绍说,检查发现血脂增高2156人,占体检人数42.04%,其中,胆固醇增高1012人,占体检人数19.73%;甘油三酯增高1344人,占体检人数26.21%;均明显高于社会人群。
  原因分析:膳食结构不合理,食物中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总热量过高;有氧运动消耗热量过少;就个体而言与遗传基因有关。因此,防治高血脂对减少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脂肪肝、胆结石的患病率和心脑血管意外有重要意义。
  防治建议:改变饮食结构、控制甘油三酯及胆固摄入量,用低脂、低热、低糖饮食、限制动物性脂肪、肥肉、禽类皮、动物内脏、浓油汤、鱿鱼、墨斗鱼、鱼子和蟹黄,少吃蛋黄、甜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提倡吃八分饱;持之以恒,坚持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有利于降低血脂、减肥、降血压,预防糖尿病和减少血栓形成。有氧运动以运动后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50%~70%为宜。运动方式为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梯和游泳等各种可坚持的运动,每周不少于5天,每天不少于20~40分钟。如非药物治疗仍不能使胆固醇、甘油三酯恢复正常者应及时用降脂药,目前常用的降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中效果最确实的是“他汀类”药,甘油三酯过高者必要时可选用“贝特类”药物。

  疾病二:脂肪肝
  B型超声波发现1322人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占体检人数的25.79%。
  原因分析:目前我国脂肪肝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多数与肥胖、高脂血症(以甘油三酯增高为主)、糖尿病、肝炎病史及嗜酒有关,其与高脂血症呈明显正相关。
  防治建议:脂肪肝可双向发展,有效控制或消除上述促发因素,脂肪肝可明显改善。应以低脂膳食治疗高脂血症;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限酒;避免对肝脏有害的药物。目前尚无明显有效治疗脂肪肝的药物,若肝功能明显异常可选用保肝药物。

  疾病三:高血压
  体检发现血压增高者931人,占总人数的18.16%。高血压既是一种独立的心血管疾病,又是脑卒中、心脏病、心力衰竭、眼损害的重要独立危害因素,而且高血压与精神因素、家族遗传有密切关系。
  原因分析:高血压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有遗传因素,即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家族史。体重超重或肥胖、有过咸的饮食习惯、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处于紧张的心理情绪中又不能进行自我调适,长期以静态生活方式为主,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与运动等因素都是造成人们罹患高血压的原因。年龄增长、长期从事紧张作业等也可构成罹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防治建议: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态平和,坚持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少吃盐,控制体重。如果上述非药物治疗后血压仍高者,应考虑用降压药。

    疾病四:心脏病
  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者达769人 ,占总体检人数的15%。主要异常为ST段下移、T波及ST-T改变。
  原因分析:引起ST段和T波改变的原因很多,需综合分析做出诊断。如果近期出现心电图改变,有可能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肌缺血有关。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硬化或冠状动脉痉挛,管壁出现粥样斑块,或冠状动脉痉挛,导致血管变窄、堵塞,最终引发心肌缺血和梗死。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或有典型症状或典型的心电图改变者,需到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以便明确诊断,进行及时预防治疗。
  防治建议:积极配合医院进行临床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坚持体育锻炼。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冠心病患者开展体育锻炼不应过于激烈,应以不出现症状为准,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态平衡和情绪稳定,及时缓解心理压力。

  疾病五:高血糖
  检查空腹血糖增高者280人,占体检总人数的5.5%。空腹血糖是糖尿病最早最易检测的指标。
  原因分析:遗传、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常坐着工作的人。
  糖尿病预防:成人35岁以后都应每年查血糖和尿糖,早发现早治疗,接受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调整饮食,控制热量的摄入;按医嘱进行自我监测;体育锻炼可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饭后1小时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加强运动,多爬山、郊游等;保持心态平衡,克服各种紧张因素,培养高尚情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忌烟酒。

  疾病六:乳腺增生
  B型超声波和妇科检查发现乳腺增生共计576人,占女性人数的25.10%。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乳腺增生本质上既不是炎症也不是肿瘤,而是乳腺正常组织结构的紊乱,以乳房肿块和疼痛为主要表现。
  原因分析:乳腺增生是以乳腺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发病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关。部分病人以月经前乳房胀痛为主要症状。少数人可以演变或合并为良性肿瘤,极少数人发展为恶性乳腺肿瘤。
  防治建议:乳腺自检,月经后9~11天进行,观察乳腺包块大小、硬度;必要时可进一步作远红外乳腺扫描、乳腺B超检查和钼靶照相等检查。查出乳腺增生后重要的是定期复查,症状不重不一定用药。周期性疼痛明显者可服用中成药,缓解症状效果明显。内分泌治疗对缩小包块有一定效果,但有一些副作用;乳腺增生患者要保证规律的生活,调整心态,放松心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但不要过于疲劳;保持乳房清洁,经常用温水清洗,注意乳房肿块的变化;可以常吃海带、橘子、牡蛎等具有行气散结作用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40岁以上的乳腺增生患者应该每年做一次专科检查,必要时做进一步检查。

    疾病七:前列腺增生
  B型超声波和男科检查共查出前列腺增生198人 ,占男性人数的6.99%。
  原因分析:前列腺位于男性膀胱颈,增生时使尿路梗阻,引起排尿困难,排尿时间延迟,排尿间断,尿流细弱,尿痛,尿失禁。该病病因不明,可能与性激素平衡失调有关。
  防治建议:限酒及刺激性食物;坚持体育运动,少坐、忌长期挤压会阴部,局部勿受凉;减少前列腺充血;防治泌尿系统感染。

  疾病八:胆囊结石
  B型超声波检查出胆囊结石255人 ,占总体检人数的4.97%。
  原因分析:无症状胆囊结石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性结石。胆固醇结石是溶解在胆汁中的胆固醇析出微结晶沉淀而形成的一种结石。
  防治建议:内科治疗主要用于胆固醇为主的胆囊结石,主要药物是鹅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还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饮食上注意有规律地进早餐。因为长时间空腹易形成胆结石。多饮水可降低胆汁的黏滞性,有利胆汁顺利排泄,使胆道保持通畅。适当的锻炼和劳动有助于减轻胆汁淤滞,从而使病情得以减轻。不宜多吃动物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少吃糖和甜食。忌烟、忌酒、忌暴饮暴食。减少体重不宜过速,因快速减肥引起胆汁郁积、糖蛋白增高而促进胆石核心形成。

    疾病九:泌尿系结石
  B型超声波检查出112人,占总人数的2.18%。其中肾结石86人,输尿管结石26人。
  原因分析:全身性疾患如高血钙、部分代谢性疾患致使代谢的中间产物增多以及尿液较长时间偏酸或偏碱等。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防治建议:养成少量多次饮水习惯,多运动,避免偏食,少饮酒,饮淡茶,治疗泌尿系、生殖系疾患。

  疾病十:妇科疾病
  检查出妇科病459人,占女性人数的20%。其中子宫肌瘤212人,占女性的9.24%;阴道炎82人,占女性的3.57%;宫颈糜烂316人,占女性的13.77%;卵巢囊肿65人,占女性的2.83%;低度上皮内病变3人。
  原因分析及治疗建议: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一般可见经期出血量多等症状,若瘤体生长快,可进一步进行专科治疗。妇科炎症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女性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急慢性盆腔炎等,需进行专科治疗。外阴炎可引起女性外阴部瘙痒、红肿、疼痛并有烧灼感,严重者可出现外阴充血、糜烂等症状。阴道炎可由霉菌、细菌、滴虫引起,也可因为外界刺激引起。慢性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由于分娩、流产、手术等宫颈的机械性损伤后,病原体侵入引起感染,常见变化为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腺体囊肿、宫颈内膜炎。中、重度宫颈糜烂应定期作宫颈刮片,以尽早发现可能发生的早期宫颈癌。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应及时由专科确定治疗方案。

  疾病十一:肝功异常
  检查出615人,占体检总人数的11.99%。其中澳抗阳性319人,占体检总人数的6.22%;谷丙转氨酶增高512人,占体检总人数的9.88%。
  原因分析:导致谷丙转氨酶增高的原因很多,如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变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及营养不良等,一些药物和毒物也可引起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防治建议:应定期抽血复查。检查前3天应禁烟及禁食动物脂肪等高脂肪食品,如果仍高,应保肝降酶治疗。要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每半年到一年)检查、避免过度劳累或酌情使用保肝药,注意餐具专用。

  疾病十二:龋齿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遭到破坏的一种疾病。
  原因分析:营养状况不良,如机体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