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动筋针法与肌筋膜松解

作者:孙梦晓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2146次 更新:2018-08-31
  

陈德成

(美国纽约德成医馆,美国纽约曼哈顿 10016)

【摘  要】动筋针法是针刺过程中,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身体带针进行主动、被动或负荷运动。动筋针法有三大步骤,即靶点检查、针刺方法和运动方式。肌筋膜紧张是造成软组织疼痛和内脏功能失调的原因之一。动筋针法通过松解肌筋膜达到治疗软组织疼痛和内脏疾病的作用,具有见效快、作用传导远、无副作用和可重复等特点。动筋针法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对靶点的治疗,松解相关的筋膜链,再由筋膜链的传导作用恢复人体结构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动筋针法、筋膜、肌筋膜、肌肉松解

Motion Acupuncture and Myofascial Release

Chen Decheng (Natural Acupuncture & Wellness P.C. 161 Madison Ave 2N, New York, NY 10016, U.S.A.)

[Abstract]

Motion acupuncture is administered under a physicians guidance. The patient will start moving the affected area that needles are placed. Motion acupuncture includes three main steps: finding the targeted areas, acupuncture techniques, and exercise methods. Myofascial tensions are one of the causes of soft tissue pain and visceral dysfunction. Motion acupuncture can help achieve pain relief by releasing the myofasical tensions. It provides quick relief, no known side effects, it can be repeated multiple times, etc. Another benefit of motion acupuncture is to restore balance of the human musculoskeletal system. This is how motion acupuncture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treating different ailments. 

[Keywords]: Motion Acupuncture, Fascia, myofascial, Muscle release 

1.动筋针法概述

      动筋针法是笔者在近30年的针灸临床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套新型针刺方法,是指针刺过程中,在医生指导下,患者身体带针的进行主动、被动和负荷运动。对治疗软组织损伤等疼痛类疾病,以及某些内脏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1]。动筋针法包括三大要点,靶点寻找、针刺技术和运动方式[2]。动筋针法松解肌筋膜具有见效快、作用传导远、无副作用和可重复等特点。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松解肌筋膜,调整筋膜链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1动筋针法的含义

       动筋针法是针灸疗法的一种。“动”指的是“运动”,包括主动、被动和负荷运动;“筋”指的是“经筋”或“筋膜”,也就是现代医学所指的骨骼肌[3]。所谓“动筋”即是活动肌肉、筋膜、关节、韧带等运动系统。中国古代所用的名词与现

代解剖学所用的术语不同,其实质是同一个事物。于此类似的还有“横络”、“筋

结”等,都是指病灶点,即压痛点或激痛点等[4]

1.2 动筋针法三大步骤

1)靶点寻找

     理论:根据三大理论来源,即经筋理论[3]、软组织疼痛理论[5]和激痛点理论[6-7]。

     原则:寻经检查:根据中医经络循行找到与疼痛部位相关的痛点。循经在肌肉、肌腱和骨骼的间隙和边缘(即三间三边)[8]。   寻筋检查:根据中医经筋循行找到与疼痛部位相关的痛点,确定横络、筋结的部位[9]。寻肌检查:根据解剖学理论找到与疼痛部位相关的压痛点,多为肌肉与骨骼的附着点,即肌肉的起止点[10]。寻膜检查:根据肌筋膜理论找到与疼痛部位相关的痛点 [11]。

       方法:靶点的检测方法有切循式,即寻找经筋和结筋病灶点的常用方法;滑按式,是宣蛰人压痛点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肌肉与骨骼附着处的靶点检查;平滑式,主要用于浅表的肌肉,如斜方肌、股直肌、掌长肌等;钳捏式,主要用于身体体表游离缘肌肉中激痛点的定位。如大圆肌、胸大肌外侧缘、肱三肌中的激痛点;弹拨式,便于找到深部的激痛点。用于体内深层肌肉如腰大肌、腰方肌等[12]。

       流程:首先让病人指出身体最痛的部位或点,再根据动态检测,找到引起疼痛的责任肌肉和相关肌肉群,之后找再到这些肌肉的起止点和激痛点,以及根据经络和经筋理论在病灶附近或远端找到相应的阿是穴。这样就可以确定治疗的靶点[13]。

通过上述方法找到靶点,即治疗点,再开始下一步针刺治疗。

2)针刺方法

       采用普通针灸针,浮刺多以粗针和长针为主,直刺则以细针和短针为多,以表面涂有润滑剂为佳。进针点选择在靶点周围,以平刺(浮刺)为多用,也可采用斜刺或直刺,一个靶点的进针数目可以采用单针刺或多针刺,进针层次选择皮下浅筋膜层、深筋膜或骨膜,根据疾病类型和程度而定。以针刺后不影响病人运动为准[14]。

3)运动方式

       患者带针做的主动、被动和负荷运动,主要是指损伤部位或相关的责任肌肉的屈伸(伸展和收缩)运动,以及适当的动态拉伸运动。其运动的关键是相关责任肌的屈伸、动态拉伸和抗阻运动。所有这些运动都是在患者不发生疼痛和新的损伤范围内的运动[15-16]。

2. 肌筋膜紧张造成的疾病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可算一种文明病,涵盖范围广、层面大,人身体上的某个部位时常会出现紧绷或结节等,这表示肌束已有某程度的受伤,这是一个警讯, 即将会导致肌肉组织或更深层组织,或内脏的病变。 需要及时治疗,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17]。

肌筋膜痛症候群为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与纤维肌痛(fibromyalagia)不同的是肌筋膜痛是区域性疼痛,而纤维肌痛是全身多发性的病症。肌筋膜可分为三层:浅筋膜、深筋膜、肌内膜,不同肌筋膜分别负责不同层面的功能。整体而言肌筋膜在全身是连续性的包裹器官、血管、神经和肌肉等组织,负责支持、稳固、营养、分隔。在不同肌筋膜中有不同的感受器,如感觉受器、机械受器等,与相关的组织作复杂的联系。它所引起的疼痛造成相关的功能障碍,并伴有自律神经兴奋的现象[18]。

2.1 肌筋膜病特点

       肌筋膜病一般的实验室分析结果皆正常,肌电图上可发现局部收缩区活动较多。临床表现特定为疼痛和压痛。疼痛分为显性疼痛和隐性疼痛,压痛也分活性压痛点、潜在压痛点、附属压痛点和二度压痛点等[19]。

2.2 筋膜病的产生的相关因素:

1)慢性肌肉过度劳损,长时间重复某种动作,造成肌筋膜过度负荷。

2)姿势不良,习惯性体位不当,如颈椎过度前屈引起在后枕部疼痛;再如腰椎过度前屈则引起下背痛,多在腰椎两侧可找到压痛点。

3)身体左右不对称也会引起肌筋膜疼痛,常见于维持姿势的大肌群。

4)外伤引起脊椎旁小肌肉因不正常张力而产生疼痛现象。以及局部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供血不足,也容易引发肌筋膜疼痛。

5)代谢与内分泌问题,如以甲状腺分泌不足与低血糖最有关系。药物副作用:如黄嘌呤、咖啡因等;以及性激素、麻黄素、部分抗忧郁药物及类固醇等,因不同药理会对组织造成不同的影响,亦会引发肌筋膜痛。睡眠品质不佳和心理因素等也可引起筋膜病[20]。

2.3 肌筋膜病产生的机理

       肌肉、韧带为人体各种活动的动力基础,其末端装置是其各肌肉附着骨骼处。肌肉和韧带是带动骨骼、关节的力量传递枢纽,也是应力集中和交汇的部位,因此极容易损伤。反复损伤局部肌肉,当损伤愈合后可遗留疤痕或粘连,疤痕组织可使局部血管数量减少或管径变小,发生局部微循环血流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容易致肌肉供血不足和无氧工作能力丧失。因肌肉局部缺血使其末梢神经受刺激引起疼痛,病人不能耐受长时间的体力活动甚至静坐活动。比如长期姿势不正确或心理压抑,均可引起局部肌节水平的生理性挛缩,长期反复肌痉挛引起肌肉缺血,无菌渗出,疤痕形成,局部肌筋膜经常承受体位性负荷而极度紧张、疲劳引起姿势性损伤,反复劳累致肌肉微小撕裂性损伤,在肌筋膜微血管反应区周围出现致痛物质。由此可见,缺氧或能量代谢缺乏可能是继发于局部血流量的减少,是导致痛的重要机制[21]。


3.动筋针法松解肌筋膜的作用机理探讨

       动筋针法针刺的部位主要是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以刺激浅筋膜为主。从解剖学角度筋膜系统分为浅筋膜、深筋膜、骨膜和内脏筋膜等(见图1)。


QQ截图20180831150555.png

图1:肌筋膜与骨膜链接示意图

       软组织损伤所导致的疼痛和功能的受限,主要是因为肌筋膜链的改变,造成肌肉和骨骼结构的缺失和失衡。动筋针法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对靶点的刺激,对局部筋膜有松解作用,再通过运动,把这种松解作用通过相关的筋膜链传导到更深层的筋膜,骨膜,乃至内脏筋膜,也就是由筋膜链的传导作用恢复人体软组织和内脏结构的平衡。

       具体来说,动筋针法通过直接刺激浅筋膜,而浅筋膜通过疏松结缔组织与深筋膜链接,深筋膜包括肌外膜、肌内膜、肌束膜、肌间隔等形成一个筋膜网络,通过筋膜网络传递到骨膜,乃至全身及内脏的筋膜,整个筋膜系统是贯穿人体的一个结缔组织网,它包绕着肌肉、肌群、血管、神经、骨骼等,当动筋针法刺激浅筋膜时,通过肌肉的带针运动,大大增加了针刺对筋膜的刺激量,把这种刺激从浅筋膜传导到深筋膜,骨膜以调整人体筋膜的机械张力,从而驱使筋膜、肌肉和骨骼结构的平衡(见图2),以达到止痛和恢复内脏功能的目的。


QQ截图20180831150755.png


4.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动筋针法是针刺方法之一,以病人带针进行运动为特点,以经络学和经筋学为理论依据,以解剖学和运动学为实践指导,运用特殊针刺方法,以痛点、阿是穴、压痛点、激痛点和筋结病灶点等为治疗靶点。明确不同性质靶点之间的关系,理清其概念、解剖、病理和分布部位之不同,是找到靶点的基础,这不仅对动筋针法,而且对针灸、推拿等的靶向治疗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动筋针法多是病人的主动运动,减少了病人的疼痛和副损伤,可快速松解肌筋膜,达到治疗疼痛等疾病的目的,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Decheng Chen, Guanhu Yang, and Kehua Zhou. Traditional theo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tion Acupun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USA), 2015; 26(4): in printing。

2.Decheng Chen, Guanhu Yang, Xiaochuan Chen, Kehua Zhou. Motion acupuncture for musculoskeletal pai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European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Europe), 2016, 2: 19-24

3.薛立功. 中国经筋学.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

4.陈德成,杨观虎,王富春. 试论阿是穴、压痛点和激痛点的关系,中国针灸,2016,37(2):112-114

5.宣蛰人.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 上海: 文汇出版社,2003

6.Jenet G. Travell & David Simons.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x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Vol. 1).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1983.

7.15  Jenet G. Travell & David Simons.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x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Vol. 2).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1999

8.陈泽林,李志道. 导师李志道教授,“三间三边”的点穴经验及其在腧穴定位教学中的应用.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6):48.

9.黄敬伟. 经筋疗法.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10.Thomas W. Myers. Anatomy Trains 3rd Editi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13(中文版 关玲. 解剖列车. 北京:军事医学科技出版社,2015).

11.原林. 筋膜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2.陈德成,杨观虎,王富春等. 动筋针法的靶点治疗,中国针灸,2016,36(11):1177-1180

13.陈德成,动筋针法和靶点概述,中国针灸,2016,36(9):941-944

14.陈德成、巩昌镇. 动筋传承,针法创新,新兴报(美国),2017年5月25: A18

15.Ricardo Canovas Lineras, Anatomia & Musculacion, Posts & Telecom Press, 2015.

16.Guilermo Sejas Albir, Anatomia & 100 Estiramientos, Posts & Telecom Press, 2015.

17.王军. 筋膜学. 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5

18.Stecco C , Tiengo C , Stecco A , et al. Fascia redefined: anatomical features and technical relevance in fascial flap surgery[J]. Surg Radiol Anat, 2013, 35(5): 369–376. 

19.Lancerotto L, Stecco C, Macchi V, et al. Layers of the abdominal wall: anatomical investigation of subcutaneous tissue and superficial fascia[J]. Surg Radiol Anat, 2011, 33(10):835–842. 

20.Stecco C, Gagey O, Belloni A, et al. Anatomy of the deep fascia of the upper limb. Second part: study of innervation[J]. Morphologie,2007, 91(292):38–43. 

21.Stecco C, Macchi V, Porzionato A, et al. The fascia: the forgotten structure[J]. Ital J Anat Embry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