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医典籍传播

作者:世界针联信息中心 来源:刘晋 点击:1549次 更新:2018-08-31
  

  当前,我国已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并进行了相关部署,比如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近代以来,西化思潮以及西医的涌入对中医中药构成了强大的冲击,中医药的价值被遮蔽、被低估、被曲解,甚至被标上“中医不是科学”的标签。同时,由于有些医家抱残守缺,私心自用,世代积累的有效医术被据为世代家传的绝学,没有弘扬为普遍的济世医术,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医学发展。其实,中医药在现代健康养生和很多慢性疾病的治疗方面仍然优于西医,是可以造福人类的宝贵财富。在“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国与国之间互集众长的今天,如何将我们的中医宝贵财富为世界人民熟知深信并为其服务已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中医文化的传播工作。

  中医文化目前已推行到183个国家和地区,9个国家建立了中医药中心,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这些是中医药正走向世界并为世界人民了解和接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相对于中医药应有的价值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对中医药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因此,在中医文化传播方面,我们有必要系统挖掘各种中医养生和治疗方面的典籍,加大力度对其进行大量的翻译和传播,使得中国传统中医中药的精髓深入全世界人民心中。

  第二,注重中医典籍外译人才的培养。

  做好中医典籍工作,翻译与传播是关键。中医典籍的翻译和传播目前还比较欠缺,尤其中医典籍的翻译质和量两方面均需提高。一方面是因为既懂中医又懂古文,同时还要精通英语和翻译技巧的复合型人才紧缺,鲜有人涉足中医以及中医典籍的翻译。这是国内缺乏专门培养中医典籍外译人才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因为外语翻译界忽视传统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包括中医典籍)。过去我们大多关注国外思想和文化的引入,把国外文化翻译成中文的多,把中国文化翻译并传播出去的少。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东学西渐渐成潮流。尤其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注重中医典籍外译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加大中医典籍人才培养投入,在有条件的医科大学建立中医翻译专业。中医药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涉及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医药翻译方向的人才主要负责中医药文献的翻译,如有必要在适当培训的条件下也可以翻译经史子集这类传统文化著作。

  第三,提高中医外译著作的出版质量,增强出版信誉。

  西方欧美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存在不信任或质疑,其原因多是译著的质量问题。译著的质量取决于原著的质量和译者的水平。原著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原文本的选择上,医学典籍文本如汉代《伤寒杂病论》、魏晋南北朝《脉经》、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明代《普济方》、明清《医统正脉全书》、清代《医宗金鉴》等就是蕴藏中华民族智慧的代表作。翻译的质量是由译者的水平所决定的。就目前而言,译著的质量确实不高:译名不统一,缺少系统性,措词不精当,说理不透彻,尚处于粗糙的语义解释这一层面。只有提高译著水平,才能有效消除西方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偏见。

  第四,践行国际间的有效合作,成立相关机构。

  我们有必要也有条件与更多国家和地区进行中医中药的合作和教育。比如我们可以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合办更多中医医院和中医药中心、合作建立中医药大中专学校和中医中药培训基地、动员更多的中国中医医师到国外开中医诊所等。着力践行一系列与国际的有效合作并切实帮助其他国家的人民,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这样可实际推动中医文化深入世界人民之中,是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环节。

  总之,在国与国之间以软实力为核心的竞争时代,如何把自身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根植于全球语境并得到世界的认同,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目标。中医中药“世界行”是促进这一基本目标的大动力。因此,认清和挖掘中医中药的潜在价值,加强中医典籍外译和传播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