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浅刺多捻针法——马石铭临证经验

作者:陈佑邦 来源:信息部 点击:3941次 更新:1554393600

  

马石铭,男,江苏无锡人,1918年出生于杭州。12岁随父马叔平习医,14岁考入浙江省中医专门学校。两年后转学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毕业后即在沪应诊。同年底,考入日本东京针灸学校,留学2年,1937年回国,先后在无锡、上海、杭州开业。1953年到杭州市中心门诊部工作,1956年转入杭州市广兴联合中医院(杭州市中医院前身)。马氏擅治乙脑后遗症、小儿麻痹症、育钟经麻痹、遗尿、小儿腹泻、痛经等病。曾发表《论浅剌多捻手法》等学术论文,任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

 一、学术特点和医疗专长

浅刺多捻针法

   马氏承祖传浅刺多捻针法,临床运用多年,颇为得心应手。

   方法选用11.5寸针,在爪押手法下,捻转进针速至皮下,进针深度23分,迅速捻转十余次。要求:捻转频率较快,幅度适中,局部应有得气感应。遵《内经》“经气已至,慎守勿失”之旨。在此基础上,按“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原则,加以适当补泻手法,经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行气手法后,即可出针,因进针只有23分,即使面部、双目周围也可快速捻转。马氏认为针刺疗法是通过得气、行气和调神获得疗效,故不可片面认为,针深则效著。明代杨继洲说:“百病所起,皆起于荣卫,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是以刺法中但举荣卫,盖取荣卫逆顺,则皮骨筋肉之治在其中矣。以此思之,至于部分有深浅之不同,却要下针无过不及为妙。”此即马氏浅刺针法的指导思想。他在临床运针刺得很浅,经加手法后,功效显著。如哮喘病发作者,气急难卧,不利胸背针刺,独取素髎一穴,浅刺23分深,经快速捻转,患者即感鼻胀酸,知肺气得以宣肃,胸闷,喘息也可立解。

浅刺法古代早有记载。《灵枢·官针》所述毛刺、半刺、直针刺、浮刺等刺法均属浅刺法。现在常用的皮肤针、腕踝针、头针等,实是浅剌法的发展。生理上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机体浅表的相应部位,必是经络之气散布的区域。关键在于针刺须得要领,马氏发扬了浅刺这一传统刺法,他把浅刺法和多捻手法 相结合。其要点为:轻巧均匀,频率较快而幅度不大。一般选用32号1寸针,马氏临诊时,刺环跳穴也只用1寸半针,通过多捻手法:仍能使针感传至足部,疗效往往比长针深刺引起下肢触电样针感更为满意。他在治疗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腹海、小儿麻痹症、乙脑后遗症、妇科经、带、胎 产等病,也均采用浅刺多埝手法,只是循经取穴有别,补海轻重各异。

 

二、医案选

1:小儿麻痹症

     XX,男,4 岁。

    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一周后,右下肢麻痹瘫痪,不能站立及行走已二月余。检查见右下肢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患肢痛觉消失。肌肉萎缩,皮肤温觉较健肢下降,足明显下垂,坐时頓部无力而弯斜。曾在儿童保健院诊斯为小儿麻痹后遗症,经X X医院等针刺治疗多次无显效,来我院进行针灸治疗。

    处方:肾俞、秩边、膏肓、环跳、承扶、髀关、风市、伏兔、解溪、丘墟、中封、太冲、内庭、八风、涌泉、里内庭、足三里。

    治疗经过:以上穴位,每次取67穴,每日针1次,采用浅刺多揉手法。一周后肌肉渐有计感。坚持针刺,及配合按摩治疗二个月,患肢开始出现屈伸等自主活动,但步履仍不稳健,又经四个月临床治疗,症状全部消失,基本治愈。

   【按】马氏治疗脊髄灰质炎后遗症3均采用浅刺多捻手法,以调气活血,润肌通络多能获效。唯须注意早期治疗,在治疗期间要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如接摩患肢和作患肢伸屈、外展等被动活动。适当增加患儿营养,如猪骨头汤、鱼肝、牛奶等,以扶正祛邪。

2:面神经麻痹

    XX,男性,59岁。 

    患者晨起突然发现右侧面部麻木。一周后来院门诊。检查:右侧额部皱纹消失,不能皱眉,语言不清,嘴角向左侧歪斜,唇沟变浅,浮肿,舌体偏向健侧,口角流隹,喝茶水时外流,伴有患侧耳后部疼痛,性情暴躁,口臭,大便干燥。

    处方:患侧阳白、太阳、头维、印堂、攒竹、鱼腰、丝竹空、睛明、四白、下关、颊车、 大迎、迎香、禾髎、地仓、承衆、夹承楽、金津、玉液、风池、释风穴,以及百会、人中、健侧合谷穴,每次选78穴,每次必针合谷穴。

    治疗经过:均采用奋刺多捻法,中等刺激,平补平泻。每日1次,经七天针剌后,诸症趋向好转,但尚不能闭眼及皱额眉,继续治疗15次后症状基本消失,共计25次针刺,全部恢复。

    【按】周围性面瘫针刺治疗效果显著,如临床针剌半月后本显效着可配合内服牵正散加减(白附子、全竭、地龙、胆星)。在治疗期间应禁酸、辣、酒等刺激性食物,并做到多睡,少说话,少看书,少受风寒。如遇冷天出门,应戴口罩。此病要抓紧时间治疗,一旦遗留后遗症,针刺效果往往较差,甚至留下终身疾患。 

 


期刊导读